-
日期: 2019-03-09 | 來源: 波老師看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姜文 | 字體: 小 中 大
是的,即使是在黑白顛倒的時代,道德也不是空洞的無限熱愛,對拾六柒歲的少年而言,張揚而不是壓抑生命中的本能,或許才是最道德的事情。即使在是非全無的社會,法律也不是冰冷的規條,對拾六柒歲的少年而言,尋找門後面的人性美好,或許才是最人性的法律。
馬小軍開門只是壹個隱喻,寓意著釋放人性中的本能。或者這樣說,動物本能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就是性。壹個變態的社會可以將人異化成動物,而動物般的性本能就是那把慫恿馬小軍們開門的萬能鑰匙。
在長篇小說《1984》中,作家奧威爾說:“做愛本身就是造反”,壹次高潮就是對領袖的壹次打臉。主人公溫斯頓對他的女友說:“你只是壹個腰部以下的叛逆”。
我們當然也可以這樣定義馬小軍——也僅僅是壹個腰部以下的叛逆。
當然,電影也是壹扇門。
第壹次觀看的時候,我們每個人就像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壹般,也在這扇門後面,睜大渴望的眼睛,探尋著帶給我們的消息。
電影裡青澀的愛戀,烈日下荷爾蒙的沖動,吊兒郎當的認真,沒有根基的信誓旦旦,曾經的海誓山盟都深深打動了我們全身每壹個毛孔。時光斗轉星移之後,經歷過成人社會的種種洗滌,重新觀看這部電影,年少時的感覺早已經蕩然無存。
就像我們站在河岸上,手上拿著水盆,打撈河面上如同月亮壹樣的青春,青春映在水盆裡,我們似乎獲得了什麼,可手上卻空無壹物。
馬小軍與米蘭
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長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其實不盡然。
《陽光燦爛的日子》告訴我們,青春是像童話般美妙。是“我喜歡著你,你也正好喜歡著我”的默契,是夢想橫飛的年歲,雖然有陽光、燦爛、喧鬧、歡樂、自由自在、初戀的甜蜜,但也會有不負責任、心虛、精力的誇耀、害怕孤單和被人排擠,多半還是庸俗和平凡的,是生活瑣事,是少年念想,是歲月痕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