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3-09 | 來源: 波老師看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姜文 | 字體: 小 中 大
於是,摒棄了浪漫、青澀、唯美、彈鋼琴、打籃球、天台、圖書館、校服、俊男美女們等眾多養眼搭配的詞,蓬勃、跳蕩、躁動、鮮活、激情、妒忌、偷窺、暴力、熱血澎湃壹系列的詞構成了他們身上關於青春的主要標簽符號。
青春,似乎是無源無盡的亙古話題。
馬小軍的青春在壹群軍區大院能瘋能鬧的孩子中萌芽,他們的年少不可避免的受到當時的政治文化嚴重入侵,壹身熱血目標崇高,讓成年嚴肅有序的行為在他們的表達下集體思覺失調。
米蘭是高傲的,也許可以說是高貴的,如同壹只在上的、優雅的白天鵝——至少在馬小軍心中如此。米蘭的身材不算好,至少不如余北蓓。但馬小軍心裡只有米蘭,沒有因此嘲笑米蘭半句。
從對米蘭的癡迷,到最後米蘭在馬小軍心中美好形象的顛覆,顛覆了他對米蘭舊有的認知。
從欣喜、焦慮、苦尋、到憤怒、瘋狂,馬小軍的心理經歷了復雜的過程。而這些,都沒有哪壹個是真正說得清道的明的,正如同青春期生理上的生長發育壹樣,充滿復雜與神秘性。
當最後美好形象被壹點點顛覆時,馬小軍的也慢慢的失望,並漸漸轉化為憤怒,也許是自己心愛的女孩被朋友搶走了傷到了壹個男人的自尊,也許根本就沒有具體的理由,就是因為感覺變了,便不再愛了。
馬小軍最後選擇了強暴米蘭這樣壹個極端方式,來告別內心對她的向往,告別米蘭那神秘神聖的感覺,告別對於米蘭的愛與尊重。壹個女孩,如果僅僅被異性作為“性”的對象後,在異性心中所持有的價值,便沒有“愛”那樣崇高了。
那壹聲“妖精”後,馬小軍的青春也徹底結束了。
也許他認為,這是對米蘭最好的報復,也是對自己最好的交代,對逝去青春的作別。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