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3-14 | 來源: 北京新浪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德羽後勤發布的聲明。
德羽後勤:事件發展到如此程度深表不安
成都多位從事餐飲行業的從業人士13日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就目前家長們發布的相關圖片和視頻資料來看,並不能說明柒中實驗學校食堂食材有重大安全問題,例如該食堂凍貨比較多,但在保質期內使用並不違反相關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部分食材中的白色部分也不能清楚明顯分辨是凍霜還是霉斑變質;家長圖片中的美極食品添加劑是合法的食用級添加劑,食堂承包商是否違法還需要權威部門的進壹步調查。
負責成都柒中實驗學校食堂運營的肆川德羽後勤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吳春雷13日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對於事件發展到目前的程度,他“深表不安”。
吳春雷證實,目前成都柒中實驗學校食堂的相關食材已經全部封存,公司會全力配合公安等部門的調查。從公司的角度來說,他們認為所有的操作均是合乎相關食品安全規定的。
成都實行“明廚亮灶”工程,效果等待檢驗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成都市食藥監部門就曾發布消息表示,根據《肆川省餐飲服務環節“明廚亮灶”工程實施方案》,2016年肆川省將基本完成城區學校食堂的“明廚亮灶”工作,成都城區所有學校在年底前基本建成“透明廚房”。
“食材信息、農藥是否殘留、供貨商姓名、配送時間甚至連配送車輛的車牌號都觸手可得,學生家長在家也可以通過手機軟件對這些信息進行查詢。”當時成都柒中高新校區相關負責人還對媒體稱,“有了這個設備,家長對學校食品安全有了信心。食堂購買蔬菜全部有檢測報告,配送時提供配送單和農殘抽檢報告。”
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食藥監局2018年10月發布消息稱,全市3715所學校食堂已接受食藥監部門2次以上的監督檢查,檢查覆蓋率達100%,完成“明廚亮灶”工程建設的學校3627戶,占比全市學校食堂97.6%。全市已有2600余戶學校食堂采用網絡下單購買米、面、油、蔬菜、肉等食品原材料,實現了食材“來源可查、去向可追、過程可控、責任可究”的追溯目標。
而對於此次柒中實驗學校食品安全風波中,成都食藥監部門的這套系統是否發揮了相應的作用,還不得而知。
上游新聞記者 胡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