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5-01 | 來源: 鳳凰網 | 有6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李彥宏 | 字體: 小 中 大
“唯器與名,不可假人”,
“器”已經很假,
“名”就不要再摻水了
4月30日,中國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百度CEO李彥宏上榜。
細看官網名單,有兩位來自百度公司的院士候選人,只是,所在學部和專業並不相同:李彥宏位列工程管理學部,專業為“新興交叉領域工程技術創新管理”;同樣來自百度的王海峰,位列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專業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簡稱AI。所以,李彥宏並非以AI進入院士候選,而是“新興交叉領域工程技術創新管理”。
那麼,我們就談談創新和管理。
經過這麼多年的互聯網事件教育,即便再遲鈍的人也會知道,成就李彥宏的,是他的天才創新——競價排名制度。
誰出的錢多,誰就出現在搜索結果的前列。這個制度,是技術嗎?對不起,我覺得不是。這更像是壹個比賽誰的商業底線更低的收費套路。
2000年,李彥宏從美國歸來,與壹眾小伙伴創建了百度。2001年,百度競價排名上線,隨後,依靠競價排名收入,百度獲得盈利。多家媒體提示大眾注意這個細節:2005年,百度的上市招股書顯示,其收入超過90%來自網絡推廣,即競價排名的收入。
上市後,李彥宏對媒體公開表示:競價排名是壹個非常合理非常優秀的模式,可以讓廣告的商家很精確地找到他的客戶是誰。
2008年11月15日、16日,央視《新聞30分》連續兩天揭露百度競價排名黑幕:做虛假廣告,特別是醫藥廣告,花的錢越多,排名越在前頭,百度工作人員幫助廣告主作假,不交錢的企業則被屏蔽。
央視記者輸入“腫瘤”搜索,排名第壹的是“中國抗癌網”,首頁推薦白希和教授,具有“中國中醫科學院腫瘤學首席專家、資深教授,中華醫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特邀教授”等多個頭銜。經核實,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從未有過什麼腫瘤首席專家,中華醫學會也沒有此特邀教授。
央視記者進入百度的查詢競價網頁,輸入“治療性病”,對這個關鍵詞進行競價的有100多家企業,排名第5的正是壹家冒牌部隊醫院———“總參管理保障部醫院”的網站,其競價為每點擊壹次支付16.56元。
對此,李彥宏是如何回應的呢?
11月19日,百度召開分析師電話會議,遭到分析師對搜索結果不客觀和過多廣告的疑問,李彥宏表示競價排名結果不會傷害到用戶體驗,與會的百度高管表示:百度沒有改變競價排名商業模式的計劃。
這與前壹天李彥宏的內部信表態不同:“我作為公司的CEO,在感到拾分難過、痛心疾首的同時,也將承擔起全部的責任,與大家壹起努力,共度難關……有錯能改,善莫大焉。”
從事實看,李彥宏知錯了,但並沒有改。兩年後2010年,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再次曝光:百度通過競價排名幫助銷售假藥。
來自央視的第贰輪報道,觸動依然不夠大。接下來的2011年至2015年,據《新京報》整理,百度網絡營銷收入分別占年度總收入的99.92%、99.73%、99.56%、98.86%、96.92%,數字從近乎100%到有所縮小,但仍舊居高不下。也就是說,百度幾乎全部收入來源於網絡營銷,這壹模式多年壹直未變。
2016年2月,知乎上有人提問:“你認為人性最大的惡是什麼?”
21歲的滑膜肉瘤轉移患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生魏則西,回答了自己的經歷,原文摘錄如下:
“百度,當時根本不知道有多麼邪惡,醫學信息的競價排名,還有之前血友病吧的事情,應該都明白它是怎麼壹個東西。可當時不知道啊,在上面第壹條就是某武警醫院的生物免疫療法,DC,CIK,就是這些,說的特別好,我爸媽當時就和這家醫院聯系,沒幾天就去北京了。”
“後來我知道了我的病情,在知乎上也認識了非常多的朋友,其中有壹個在美國的留學生,他在Google幫我查了,又聯系了很多美國的醫院,才把問題弄明白,這個技術在國外因為有效率太低,在臨床階段就被淘汰了,現在美國根本就沒有醫院用這種技術,可到了國內,卻成了最新技術,然後各種欺騙。”
“我現在住院,找到了真正靠譜的技術,家裡卻快山窮水盡了。”
4月12日,魏則西去世。
這條寫於2月26日的回答,獲得6.8萬次“贊同”、超過壹萬條評論。這位以麻省理工學院為奮斗目標的年輕大學生,在生命的最後,對百度扔出了壹塊磚頭,只希望其他病友不要再被騙了。
國家部委對此高度重視。5月2日,國家網信辦會同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北京市有關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百度公司。壹周後,調查組公布結果:百度搜索相關關鍵詞競價排名結果客觀上對魏則西選擇就醫產生了影響,百度競價排名機制存在付費競價權重過高、商業推廣標識不清等問題,影響了搜索結果的公正性和客觀性,容易誤導網民,責令整改。
2016年5月9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調查組公布了對武警北京市總隊第贰醫院的調查結果:武警贰院存在科室違規合作、發布虛假信息和醫療廣告誤導患者和公眾、聘用的李志亮等人行為惡劣等問題,責令整改。
幾大部委的調查結果發出後,李彥宏也像2008年被央視報道時壹樣,發布了內部公開信,首次對魏則西是事件表態:“這些天,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會想:為什麼很多每天都在使用百度的用戶不再熱愛我們?為什麼我們不再為自己的產品感到驕傲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李彥宏表示,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重新審視公司所有產品的商業模式。
這封內部信文字很誠懇,但我覺得特別奇怪,問題到底出在哪裡,2008年央視連篇累牘的報道,不是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嗎? 為什麼還需要8年之後在夜深人靜時反思呢?
後來的事情,舉個例子吧。2017年4月7日,忍無可忍的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在公眾號上以《百度,以人民的名義請你靠譜》(這篇文章到今天都還在),曝光仍在繼續的百度競價排名之惡:
2019年4月29日,就在李彥宏成為候選院士前壹天,湖南經視報道說:壹位長沙男子通過百度搜索就醫信息後,前往置頂推薦的長沙醫大醫院,被醫生告知自己患上炎症、鞘膜積液,甚至會導致死精、不孕不育。但在民間口碑更好的湘雅醫院贰醫院,患者卻被告之“不用治療,安心回家”,其他多家醫院也是如此。
在呦呦鹿鳴的過往文章中,我們多次說:企業家是壹個國家創新的核心資源、稀缺資源,今天的我們國家,對於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企業家,是有欠賬的。我們給與企業家的榮譽和地位,包括人身和財產安全的保障,還遠遠不夠。
但是,這次候選院士,有兩個明顯問題。
第壹,李彥宏算壹個“企業家”嗎?從李彥宏對競價排名制度的使用來看,他是壹個成功的創業家,在今天的中國,創造壹個年收入超過千億的企業是了不起的,但,他還不能說是我們所理解的企業家,他以及他的百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第贰,百度的轉型是否能支持當選院士的肯定?
百度這些年在人工智能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百度徹底擺脫競價排名模式、洗清原罪之前,我們對他仍然要聽其言觀其行。
從百度的財報看,2017年,廣告收入731 億元,占總營收的86%。2018年全年,百度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其中,在線營銷服務收入819.1億元。百度依然高度依賴“在線營銷服務”。
不論院士的評選標准如何,我相信,有壹點條件壹定是共識——德才兼備。如果領導百度人工智能方面工作,可以讓李彥宏得到當選院士的肯定,那麼,同樣在百度,領導競價排名工作的責任,又由誰承擔呢?
《左傳》說:“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杜預注:“器,車服;名,爵號。”《後漢書》有這樣壹段:“為國者慎器與名,為家者畏怨重禍,俱慎名器,則下服其命;輕用怨禍,則家受其殃。”
如今,“器”已經很假,“名”就不要再摻水了。
寫這篇文章很得罪人,特別是大咖,而且,言語就像風,轉眼就沒了。但是,有壹點聲音總比好過沒有:我認為,李彥宏當選院士,時候未到。
是的,我反對。-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