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5-02 | 來源: 炎黃春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毛澤東 | 字體: 小 中 大
毛澤東兼職秘書李銳晚年談到新民主主義出台背景,披露了壹些毛澤東鮮為人知的策略於手腕:前些年出版過壹本《歷史的先聲》,收集了抗日時期黨報上鼓吹民主的社論和文章。其中延安《解放日報》上的資料少,重慶《新華日報》上的資料多。因為前者是讓解放區的幹部閱讀的,沒有必要宣傳這些;而後者是在國民黨統治區爭取同情者,當然要揭露國民黨的不民主、反民主。
著名中共黨史專家李銳(圖源:VCG)
至於並無新舊之分的真正的民主主義,在我看來,它並不是社會主義之前的壹個發展階段,而是社會主義最重要的本質和內容,因為民主與專制的斗爭,追求自由和人權,是人類社會歷史進步的普世規律。我們不能設想能夠有壹種不民主或反民主的社會主義。甚至可以把這作為壹個分水嶺:只要不實行民主主義,它所宣稱的社會主義就是假的。
現在中央提出建設和諧社會,這是個很好的提法,並且定義為六個目標,民主、法治列在首位,既符合全國人心,又順應世界潮流。
只要經濟上不出現大問題,政治改革,社會轉型慢慢來,就有希望。中國的事著急沒用。壹代人跟壹代人總會不同,而且大環境在變化,整個世界形勢在變化。所以總起來看我並不悲觀,還是比較樂觀的。
蘇聯的社會主義,那時我們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主義
笑蜀:李銳老,在10月14日央視播出的“紀念長征柒拾周年文藝晚會”上看到你的鏡頭,很高興。
李銳:我也算老資格。抗戰以前入黨的黨員嘛,抗戰以前的黨員都屬紅軍那壹代。
笑蜀:長征迄今已經柒拾年。作為抗戰前入黨的老壹輩革命家,今天你能不能談談,你對自己為之奮斗了壹生的社會主義,到底有什麼樣的思考?早年你參加共產黨,肯定是向往社會主義的,那麼你當時想象的社會主義是個什麼樣子?
李銳:我那時參加共產黨,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因為日本侵略,就是要救亡。
“九壹八”那壹年,我正讀高中壹年級,學校的愛國主義氛圍很濃厚,社會上的影響也蠻厲害。我讀小學、中學都在長沙。那時湘江江面上就有英國、日本的軍艦。長沙發生過“六壹慘案”,大概是1923年,日本兵上岸,在岸邊開槍,打死兩個人,其中壹個是小孩,重傷九人,輕傷叁拾多人。1928年濟南又有更大的“伍叁慘案”,日軍進攻中,我軍民傷亡叁千多人,有拾多個外交官被慘殺。當年5月7日,也就是日本強迫中國簽訂“贰拾壹條”那壹天,被定為國恥日,年年學校都要紀念的。這些事件對我們都是很大刺激。
再就是家庭影響。父親李積芳1905年赴日留學,剛到日本就碰上孫中山第壹次到東京演講,父親聽了以後就把辮子剪了,參加了同盟會。他在早稻田大學與宋教仁是同級同學,同黃興、秋瑾是朋友,民國贰年當選眾議員,所以我同兩個姐姐都生在北京。他後來追隨孫中山,到廣東參加“非常國會”。不久回到長沙,1922年去世。
笑蜀:你那年幾歲?
李銳:不滿5歲。母親李張淑是清末平江啟明女子師范畢業的,受父親影響很深,很有文化,夫婦間能詩詞唱和。我年幼的時候就聽母親講,日本對中國野心很大。比如橘子好吃,日本的老師就教導小孩,最好的橘子都在中國,要吃橘子就要去中國。父親給我留下壹個書桌,書桌裡就有宋教仁、黃興、秋瑾的《榮哀錄》、《飲冰室文集》等。所以我從小就知道日本要滅亡中國。
高中時我就寫過壹篇左翼小說,我們班上還辦牆報,宣傳愛國主義,在同學中影響很大。1934年高中畢業時,由於理科基礎好,也受科學救國的影響,上大學考的是工學院。“壹贰九”運動後,就全身心投入救亡運動。-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