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5-04 | 来源: 正商参考 | 有2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香港 | 字体: 小 中 大
2018年3月16日,已近90岁高龄的李嘉诚宣布退休,这一年,李嘉诚的大公子李泽钜54岁,他的二公子李泽楷52岁,都过了知天命的年纪。
在李嘉诚的分家计划中,长子李泽钜继承了江山,接任了董事会主席一职。
普通人对豪门的兴趣,除了八卦,最多的就是源于财富的获取和分配,香港收看率最高的电视台TVB的经典电视剧种就是主打的豪门八卦和争产风波。
曾是香港TVB编审的鲍伟聪说过一句话:“上世纪90年代,豪门电视剧的收视率达到32点至40多点。一点是6万多人,相当于最多有200多万人在收看电视剧,而香港人口不过600多万。”
2012年5月,郭氏家族关于财产的“再分配”闹得沸沸扬扬时,李嘉诚对外宣布,将市值超过8500亿港元的40%长江及和黄股份和22家上市公司,以及名下上市资产逾2900亿港元,尽数归予长子李泽钜。至于李泽楷,李嘉诚声称其不会加入长河,但会获得对其更多的生意上的支持。
对于这一分家方案,李嘉诚表示:“用分家来传承,而不是在自己去世后,下一代用诉讼来分家。”这样的安排,用李嘉诚的话说,“也是为了让两个儿子可以有兄弟做”。
前车之鉴,郭氏家族的平均主义或许是行不通的。
面对父亲的财富分配,长子李泽钜曾公开表示:“爸爸的安排我们永远都OK。”
这一方案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平静与祥和,包括比世纪绑架案中的“肉票”李泽钜更出名的,李嘉诚的二儿子李泽楷。
24岁创办香港卫视、26岁创办盈科拓展、33岁收购得信佳借壳上市、并购香港电讯更名为电讯盈科当然。还有一件事比较出名,腾讯的第一笔投资就来自李泽楷。
1999年,风雨飘摇中的马化腾找到李泽楷谈融资,基于双方父亲还不错的关系,李泽楷给了腾讯110万美元,获得了20%的股份。如果李泽楷能更看好一点腾讯,没有在2001年卖出的话,现在他完全可以成为新一代的商业传奇。
美国《华盛顿邮报》1994年1月24日刊登过一篇李泽楷的文章,开篇这样赞誉:
“莫看香港只是个繁荣的小都市,当中不乏自命不凡的年轻才俊。在芸芸众子中,最瞩目而又最惹人羡慕的,当算是香港首富李嘉诚27岁的次子李泽楷。”
实际上,李泽楷获得后来的成就依旧离不开李嘉诚的支持——明面上的资金支持和李嘉诚的人脉关系。
1991年,港英政府发放卫星电视牌照,25岁的李泽楷获得香港首个卫星电视牌照,开播两年,覆盖包括中东、印度、中国等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300万家庭用户,观众数目达到了2.2亿人,这笔生意的启动资金是李泽楷向李嘉诚“借”的5亿港元。
两年后,李泽楷与传媒大亨默多克在一艘豪华游艇上谈笑风生,将卫视64%的股权卖给了默多克,一战成名。
李泽楷有了一个外号:“小超人”。这件事也成为李泽楷后来“自立门户”的底气。
“小超人”李泽楷商业天赋确实令人惊艳,但其背后,李嘉诚的影子也功不可没。细看卫视最重要的广告客户,万国宝通、百富勤、国泰航空,无一不是李嘉诚的老关系。换句话说,没有财团构成的权力与财富关系网,这个年轻人走在香港中环街头,依旧会被如潮水一般的香港民众们淹没。
对于父亲,李泽楷一直不怎么买账,他一度想摆脱李嘉诚。在颇具传奇色彩的《李泽楷传奇》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李泽楷“心病”的描述:
“在香江,曾经有报道说,李泽楷虽然可以呼风唤雨,但却有两块心病。一块就是传媒在报道他的时候,总少不了提一句“李嘉诚的儿子”……而另一块心病,则与其兄李泽钜有关。原来,李泽楷从小就不满自己总是站在大哥后面,事事都要扯大哥的‘衫尾’。”
1993年,大公子李泽钜位至长江实业副董事、总经理,同一年,李家大喜,李泽钜宣布与王富信结婚。
李泽钜的豪门婚宴在当时一度被媒体渲染:一席婚宴近4万,一只鲍鱼2000元。这场盛宴,二公子李泽楷不怎么感兴趣,直到11点多,迎亲车队回到李宅,人们才看到他的丰田车默默地停在路旁。
次年,李泽楷搬离了李家的花园别墅,花1.2亿港元买入石澳大浪湾道的一块地,建了一所木屋,算是正式自立门户。
外界盛传,李泽钜与李泽楷的兄弟关系并不亲密,李泽楷与其父李嘉诚的关系也十分疏离,包括李泽楷曾发动其公司的小股东,以76%的反对票,怼回了将其公司股票出售给包括李嘉诚在内收购方的提议,甚至制定了“不说话,不来往,不见面”的“三不政策”。-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