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19-05-13 | News by: 光束戏剧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北京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曲剧《太平年》发布会现场
来自北京市丰台五小万柳分校的19名小学生演唱里北京曲剧《正红旗下》片段,展示了北京曲剧进校园传承普及传统文化的成果。
据悉,丰台五小万柳分校是与北京市曲剧团合作多年的北京曲剧基地校,每周北京市曲剧团都会派老师到学校讲唱北京曲剧,普及传承北京地方戏文化,使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接受戏曲熏陶。
01
曲剧与老北京
老舍先生
曲剧《太平年》的主创见面会地址选择在老舍故居举办,与曲剧这一剧种的历史来源有关。曲剧最初叫“曲艺剧” ,在1952年的时候由老舍正式定名为“曲剧” 。
曲剧,简单来说是一种说唱艺术,念白方面行腔圆润、吐字清楚、以情感打动人,并运用了传统戏曲的表演身段和动作。曲剧多以现代戏为主,也有少量清装戏和古装戏,经典剧目有《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骆驼祥子》《方珍珠》等等。
北京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
说起曲剧与北京,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北京曲剧是唯一诞生于北京的地方戏曲,多展现北京人的生活特征,唱词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七个窟窿白花儿藕,血红的胭脂山楂糕。樱桃小口迷人笑,金丝蜜枣儿包成了包。”曲剧,也被认为是最地道的北京地方戏曲。
02
北京味儿的新剧本
以往说到京味儿的戏剧,大多是复排前人的经典剧本。而曲剧《太平年》是由编剧王新纪创作的一个新故事,撷取了北京曲剧曲牌“太平年”作为剧名,凸显其主题寓意。“太平年不可能由上天赐与,只能由自己争取”,全剧所引发的思考是深刻的。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