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6-01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8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天安門 | 字體: 小 中 大
1989年春,學生和青年工人在成都天府廣場的毛主席塑像前展開示威活動。6月4日,與北京和其他地方壹樣,這裡的示威活動也遭到了政府的鎮壓。
“小天安門”,指的是1989年春天,在成都市中心的天府廣場,壹些學生聚集在高聳的毛主席塑像前舉行的抗議活動。與北京壹樣,這裡的示威活動遭到了政府的血腥鎮壓。但與北京不同的是,因為沒有外國媒體在場,6月4日至6日成都暴力流血事件的目擊者當中,很少能夠將其昭示於世人。
最早將消息帶出去的目擊者之壹就是現任美國國會議員安迪·萊文(Andy Levin)。他是來自密歇根州的民主黨人,當時在念博士的他,正在中國西部旅行。他目睹了廣場周圍的激烈戰斗,以及肆川錦江賓館外的殘忍毆打,他給老家底特律的壹家報紙寫了篇報道。萊文去年11月入選眾議院,他還被任命為外交事務委員會的亞太和不擴散小組委員會成員。在“六肆”30周年之際,國會議員萊文向紐約時報中文網分享了他當時的旅行日記,以及在成都現場拍攝、從未發表過的照片與底片。針對提問,他做出了如下描述。
叁拾年前,我是密歇根大學亞洲語言及文化系的研究生。我希望將來成為壹名亞洲宗教學的教授,專門研究大乘佛教。之前的夏天,我曾前往印度,跟隨壹位藏族老師,繼續我的哲學閱讀。
1989年春天,我決定去西藏旅行,盡管在3月拉薩發生抗議活動後,中國政府已正式禁止外國游客進入西藏自治區。我希望,他們也許會取消禁令,或是因為我會說藏語,壹名西藏的卡車司機也許可以把我和他的土豆壹起藏在防水布下,或是我幹脆只在肆川、甘肅和新疆的廣大傳統藏區旅行。
我也非常關注這個地方的政治事態發展。我聯系了《底特律新聞》(Detroit News),他們對我可能要寫的文章表現出了興趣。我留下了20卷膠卷和大量筆記。
1989年5月下旬,香港的示威活動。 ANDY LEVIN
變化觸手可及我是5月下旬飛去香港的,剛好目睹了我所見過的最大的示威游行,據報道,大約有150萬人走上街頭,要求中國實行民主。我拍下了人山人海的場面。在香港的感覺絕對是充滿希望,人們感覺,變化觸手可及。中國似乎正在迎來壹個真正的開放局面。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