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6-12 | 来源: 真实情感研究僧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前几天,林志玲和日本丈夫官宣结婚了。心善人美的林志玲嫁作了日本妻子。很多朋友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志玲姐姐嫁到日本后会幸福吗?我们不妨从婚恋关系,通过日本社会的10个独特现象去了解一下。
一、 家庭完全由女人掌控,丈夫沦为赚钱工具
日本有关机构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该研究所得出这样的结论:1988年的时候,妻子做专职主妇的数量远大于夫妻双方同时工作的数量,现在这一情况彻底发生逆转。正因为妻子参与工作,提升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增强了对家庭的掌控能力,因此妻子在家庭中占主导的情况越来越多。
日本家庭中,在家里丈夫孩子,甚至老人基本上都得听妻子的。家里的很多大事也是妻子决定后,才与丈夫知会一下。丈夫每月的工资,还有年度奖金,都必须一分不少交给妻子,作为家庭的日常开销,然后每月从妻子那里领取零花钱。女子结婚后,一般家庭条件还可以的话,丈夫就会让妻子辞职照顾家里,数年或者数十年以后,妻子完全丧失了职场能力。另一方面,丈夫仅仅作为一件赚钱工具,早出晚归,不参与家庭日常生活,不参与孩子的教育,不参与妻子的个人生活,甚至,生完孩子也不再参与妻子的性生活。丈夫已经有了几个外遇,妻子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话,也会通过自己的渠道满足自己的需求。
二、 女人性格倔强,委婉如“软刀子”
日本女人比较认命,认为既然做了女人,就得尽妻子母亲的本份。可如果认为日本女性性格软弱,那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正好相反,她们相当强硬,只是表达方式上比较柔性。日本女性很多时候,的确不会对丈夫的意见明确表达反对,但你还是很容易从她的态度,表情,反应上感觉到她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如果她对某事表示反对,她会采取间接不合作的态度,最后总是男性做出让步。日本女性其实性格相当倔强,有时甚至是固执己见,只是表达方式比较婉转,就象“软刀子”,一刀刀砍得你一点脾气都没有。多数给男性留点面子,可是最后还是得听她的。
三、女人保持着相夫教子的传统
结婚后日本女性通常选择做主妇不再出来工作,这种情况随着日本经济不景,情况有很大改变。不少妇女结婚后仍需出来工作,但这多数出於经济原因。如果有选择的话,多数女性还是选择留在家里,相夫教子在日本算是传统,也是受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日本女性有很深的随从观念,如中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观念,结婚生子照顾家庭被认为天经地义,她们也不太在乎婚后生活质量的高低。家里有了孩子,或者和老人同住,的确事情一大堆,留在家里照顾家庭,使丈夫没有后顾之忧,这样能使丈夫更好地工作。只有丈夫的收入实在不能够支持家庭开支,妻子才会出来工作。毕竟再次投入社会工作,对於女性压力也不小。
四、家是女人的“地盘”,不喜男人做家务
日本传统观念里,家庭就是日本女性的"公司",厨房卫生间就是她的"办公室",基本不允许男性进入过问。如果他老是在家做家务,丈夫会被妻子看不起,认为他不务正业,这不是男人每天应该干的事情,男人应该专心赚钱养家。日本女性会认为丈夫对自己不满意,看不下去了才自己才动手做家务。妻子会觉得丈夫嫌她,卫生间打扫不乾净,做菜不好吃,衣服没熨烫好之类。所以,日本男性基本不进厨房,而且多数不做家务,只有妻子叫他才会动手。因为,这都是妻子份内的事情,丈夫一般不会干涉,做多了反而引起误会,男子做家务在日本不能算美德。这在男权社会不会出现,日本家庭男女各管一块互不干扰,妻子从不对丈夫的工作说三道四,家里的事情丈夫也不多过问。小孩子都是母亲管,父亲很少过问小孩的情况,这也造成了子女的疏离。
五、性观念开放,对外遇很容忍
中国女性婚后经常以性生活,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这在老一辈夫妻中很常见。丈夫不让步妻子就籍此不与其同房,男方迫于欲望最终就会就范。日本性观念比较开放,传统上没有男女有别的思想。认为用性控制对方,只会将其推入别人的怀抱。日本是男性社会,丈夫没有宠妻子的义务,而且日本也没有西方,所谓骑士风度的女士优先。日本女性对男性一般比较忍让,男性也没有对女性挑刺的毛病。双方感情表达上都不算太外露,感觉上甚至有点疏离,但是一方的忍让,避免了进一步的争吵。
日本人对外遇比较容忍,夫妻双方如有外遇,都不会大吵大闹,甚至会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夫妻关系。明知对方有外遇,都假装不知道,特别是在有孩子的情况下。甚至出现奇葩的“婚外恋爱”制。他们认为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内生活,却可以各自在婚外恋爱。为了保持双方的关系,出轨是很正常的事情,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或许对于结婚多年已经失去恋爱感觉的夫妻来说,这样的相处模式可能可以被接受吧。
日本社会甚至认为,丈夫即便有外遇,如果他照顾家庭,善待妻子儿女,妻子单方面提出离婚,使得家庭分散子女分离,那么妻子会受到谴责,甚至受到周围的歧视。相反,妻子如有外遇,但对家庭生活没造成破坏,丈夫也都选择忍让。很多日本夫妇都是到了老年,小孩成人丈夫退休,双方以养老金生活了,却选择分居或离婚。而且比率非常之高,其实双方不满年轻时就形成了,只是最后才拉破脸皮,目的无非是维护家庭。
六、人到中年渴求解脱,孩子成人就离婚
日本有一种现象产叫做熟年离婚。一般指的是结婚超过20年的夫妻离婚的现象,他们年纪一大把了,儿女也都已经成人,却发现过不到一起去了,各自独立生活,还别说,真有一部日本电视剧就叫《熟年离婚》,里面的男猪脚叫幸太郎,妻子洋子,跟大多数中国老公羡慕的夫妻一样,老公兢兢业业地上班,老婆温柔贤惠,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就在幸太郎退休后,想跟妻子一起度过愉快的晚年时,妻子却提出了离婚。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妻子离婚让幸太郎大为吃惊,但妻子却说,这么多年,他在妻子和好妈妈之间来回切换,身心疲惫,希望从家庭这种沉重的枷锁中解脱。这已经不是日本个别的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实了,据了解,1975年,熟年离婚的例子大概有6810件,但是到了2018年,日本熟年离婚的例子已经到了近5万件,在一项调查中,很多日本男性希望在退休后跟妻子改善关系,但近三成的女性却在考虑熟年离婚。
七、丈夫退休后晚年孤独,甚至会被妻子抛弃
因为日本夫妻长期的想法差异,导致了丈夫在退休后,反而感觉到更加孤独,而天天守着孩子和房子的妻子,反而过得更充实,这种原因其实很简单,丈夫习惯了老婆照顾一切,他们只知道埋头上班,等到真正闲下来,却发现自己啥家庭活动也参加不了,而妻子呢,早给自己找到了生活乐趣,去跟朋友喝茶聚会,学习插画厨艺,俩人早已经不在一条平行线上,而是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种结果导致,丈夫变成了家庭的“巨大垃圾”,在家里碍手碍脚,反而让妻子不满意。日本男性长期以公司的人际关系为主,很多人退休后却只有妻子一人。
更悲惨的是,日本很多老年男性,由于常年的貌合神离,导致被妻子抛弃,日本另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就是孤独死的日本人大大增加,每年大概有三万人孤独死去,很多被妻子抛弃的老年男性,因为不会做家务,没办法好好生活,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他们还会主动犯罪吸引人关注,日本在2018年的犯罪忍受中,65岁以上的犯罪老人超过了3.7万,绝大多数是老年离婚的单身男性。
八、崇尚“距离美”,夫妻也要分床睡
日本的家庭伦理片中,常常看到夫妻俩的卧室里大都放着两张床,也就是说夫妻俩晚上是分床睡的。其实这是与他们传统文化有着极大的关系。
日本人以前大都是住传统房屋的,房屋的特点就是没有床,只有榻榻米。榻榻米就是铺在地上的大草垫子,要睡觉时,便从柜子里拿出厚床垫铺上,就可以了。而榻榻米的床垫只有单人的,没有双人的。所以,以前的日本夫妻就是分开睡的,而且还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绝对没有中国或夫妻那样,同在一张床,同盖一床被相拥而睡的事情。夫妻俩晚上要一起干点什么的话,那只要爬到对方的床垫上就可以了。因此,在古代的日本是没有床的文化的,只有榻榻米文化。
日本夫妻喜欢分床睡,也与他们的价值观有关。我们中国人讲究恩爱夫妻生同寝,死同穴!而日本人讲究距离产生美,在日本有一句俗话“再亲密的人,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夫妻俩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了,当然要保持距离了。日本人普遍认为:夫妻之间要有一定的神秘感感,不能因为是夫妻,就可以不管不顾,什么都让对方看到了!
还有日本是一个男权思想十分严重的国家,他们认为男女之间,尤其是夫妻双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对男人的尊重。有很多日本夫妻大约是分床睡分久了,夫妻双方的感情也慢慢地变淡了,夫妻就成了假面夫妻了,再以后就彻底分居了。
九、遵守契约,“预约制”文化盛行
在日本,“约起来”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与人的交往,可以说到了无“约”不成的状态。
有一位华侨,娶了一位日本妻子。不久,他们生下一个小宝宝。夫妻两人忙忙碌碌,事业有成,购买了一栋小楼,他们住在楼上,“请”日本丈母娘住在楼下。这样,日本妻子外出的时候,就把孩子托付给母亲照料。谁料,有一天,日本丈母娘翻脸了,大声地说:“我以后坚决不会为你带孩子了!”原来是日本妻子把孩子交给母亲照料时说:“您就帮我照看40分钟,我会准时回来的。”但因为手头工作脱不开身,这位日本妻子一个多小时后才回来。她妈妈说:“你这是不守约定!我最讨厌不守约的人!所以,我不会为你带孩子了!”
这位华侨感慨地说,“这要是在中国,丈母娘都支持女儿的工作,巴不得帮助女儿多带一会儿孩子呢,怎么会有‘守约’之说呢!”
无独有偶,东京一位中餐馆的华侨老板娘最近也有些心里不愉快。女儿不久前与一位日本男人结婚了。她知道女儿日常不喜欢做家务,就对女儿说,“把你家的钥匙给我一把,我有时间会去帮助你收拾一下房间的。”女儿直接干脆地回答说,“不行。您不和我约好,是不能来我家的。”接着,她告诉妈妈:“我的日本婆婆有时候也会到我家来送吃的。她在楼下看见我们房间亮着灯,就会上楼来把自己做好的吃的放在我们房间的门口。然后我开门看见东西,就知道是日本婆婆来过。我开始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但日本老公则说:“不要在意这些。她没有和咱们约好,就不能来打扰我们。”
在日本生活、学习、工作,也有很多“约”的规矩。比如出去采访,事先要预约,要递交采访申请,要确定采访对接人,要预约时间、人数、所带采访器材,重要的场所,还要事先报告车型、车色、车号。
到医院看病的时候,事先也要进行预约。看病的前一天,医院的护士会主动打过电话来,确认第二天是否能够如约到医院。如果是临时有事不能去,当事人就一定要事先打过电话去“取消预约”。也就是说,“取消预约”也是“预约社会”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否则就会失去信用。
日本是什么时候成了一个“预约社会”的呢?一位日本人这样解释说:农业社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凭着看太阳而生活的。工业社会是按小时工作制而生活的,人们对时间的观念有了很多变化,因此出现了“预约”。明治维新特别是二战后,日本学习西方,社会上也流行起“预约制”。现在,日本“核心家庭”越来越多,对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规律也越来越尊重,“预约制”就成为约定俗成的社会时尚了。不懂得“预约”的人,就是一个没有礼貌、不掌握社会规则的人!
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日本社会的“预约制”看起来是遵守契约,其实是稀释了亲情。
十、女性地位仍然低下,职场压力贯穿一生
日本男女地位的如今依然不平等。在日本的现代社会中,女子的地位仍然是比较低的。在职场中,女性如果成为一个部门的领导就会怪怪的,而且不会得到晋升之前其他男同事的绅士照顾。在电车中受到性骚扰普遍女孩会选择沉默。在酒会场合中,被男性先辈触摸身体不能生气。
如今的日本人,可能已然无欲无求了。他们不在意衣服是否是牌子,不在意车子多贵,不在意房子多大,甚至,年轻人的荷尔蒙也像人口数一样减少了。所以日本人也不会有太大的失望感。你在街上看到的每一张木讷的颜面,不欢喜,也不悲伤。愿意接受任何情绪上的反驳,也会在需要帮助的人面前冷漠走过。
作为日本人心理压力的主要压力源是职场压力,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之中。任何人都会直接或间接承受这种压力。每年有若干外国游客到日本旅游。日本的服务行业的口碑当属世界前列。而由此可以联想到服务有多好,背后就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对每一位服务者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可想而知。
不知道我们知性美貌的林志玲姐姐,来到这样的社会环境生活后,是否会幸福呢?希望她过得顺心如意,一生幸福吧。
(本文首发于本头条号,侵权必究。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章:
1.作者:霓虹日本《日本夫妻的相处之道,大多数中国人无法理解?》
2.作者:宝宝佑呵《日本夫妻关系怪象,等子女成人后离婚,男人三种婚姻结局发人深思》
3.作者:蒋丰《日本社会夫妻关系三十年沧桑巨变》
4.作者:xiaohutaohe《日本见闻之夫妻关系》
在此向各位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