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7-04 | 来源: 逗儿妈妈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题记:
经历过的事情不会消失,只是想不起来而已。——宫崎骏《千与千寻》
前几天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了荣获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两项殊荣的电影,名字叫《千与千寻》,这部电影讲述了迷失在汤屋的千寻和白龙,因为汤婆婆的魔法而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们相遇后,竟然记起了曾经相遇的事,从而想起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一般认为,人在三岁以后才会有记忆,主要是因为记忆大部分依靠语言编码而让人记住且容易提取。而三岁以前语言能力不强,即使发生了什么,也不会表达因此不容易被记忆;而三岁以后,孩子的语言能力发育比较完善,能够比较容易记住所发生的事。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从婴儿开始就有记忆了,只不过婴儿的记忆是依靠画面和感受完成的。就像我们看韩剧日剧美剧,有时不懂他们说了什么,但对非常喜欢的画面却记得很清楚一样。随着年龄渐长,发生过的事情真的能被记住吗?
加拿大的潘费尔博士在研究大脑记忆时发现,当他刺激患者大脑颞叶部分时,病人称回想起了自己童年发生的事情。潘费尔在大量的实验中总结出,被刺激回想起来的经历中,其感觉常常是清晰而全面的,包括以往体验过的色彩、声音、动作和情感等等。
潘费尔教授又发现,通过电刺激所引发出来的记忆,在正常回想条件下根本想不起来。这使得我们相信,一个人在下意识中注意的任何事物都会记录在脑子里,而且这种记录基本是永久性的,尽管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被"遗忘"了。
研究表明:
在人体后脑叶所在位置,有个区域叫做大脑存储区,它相当于一个仓库,被记忆的东西都会放在这个仓库里,而这个仓库的存储量非常大。
人潜意识里的许多东西都基于人体大脑存储区的内容,近几年的真人脑科学研究表明,从一个人生下来开始,我们所能见到的东西都会在你大脑里留下或深或浅的记忆痕迹。
人体大脑还有一个直觉管理区,它位于人脑太阳穴之下,占大脑容量的2%左右,它相当于一个仓库保管员,负责把你要记的东西放进去,并在你需要用的时候拿出来,它的能量比大脑存储量小很多,换句话说,仓库太大了,而仓库管理员的能力比较弱,结果导致存了好多东西,但取不出来。
但经历过的事情不会消失,只是想不起来而已。而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会在你的脑子里挥之不去,你的人生就是一直受那些对你印象深刻的事的影响,包括你的性格、喜爱或厌恶的倾向。童年的记忆会对孩子造成一生影响
案例一: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只要去一个没有厕所的地方,就出现尿频症状。每到一个地方,她首先会确认厕所位置,像强迫症一样地推算她到达厕所所花的时间。如果没有厕所或者会花较长时间才能到达厕所,就会显得异常焦虑、烦躁,甚至不愿意出门。因为这个症状让她错失了很多学习、工作和升职的机会。
最后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帮她回溯病因,发现在她一岁半左右时,出现过一次尿床,父母为了惩罚她,让她光着身子光着脚站在地板上,那时候正是冬天,她哭了一夜,父母训斥了她一夜。心理医生在回溯时,她的情绪已然崩溃到了极点,恐惧、愤怒、无助。
分析:
这个朋友在没去看心理医生之前去医院检查过,只要是跟尿急尿频相关的各种科室都看了一遍,但症状依旧。最后没办法去看了心理医生,在医生回溯病因之前,她对一岁半尿床事件一点印象也没有。
心理医生的治疗印证出童年的痛苦记忆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这种影响也许不是通过你所知的方式进行,但这个深刻的事件就埋藏在你的潜意识里,伴随你一生。
后来这个朋友经过心理疏导,慢慢接受了她已经不是曾经弱小的自己,接纳当时的自己,也接纳现在已经变强的自己,这个症状逐渐减弱了。最近一次见这位朋友,焦虑明显减少了,但还未完全去掉上厕所的焦虑,也许她需要更多时间去改变,抑或伴随她一生。
案例二:
我朋友的儿子现在上初二,这个男孩每次在受到父母的批评后都非常隐忍,对自己的需求也鲜少向父母提出。有一次朋友跟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为自己的权利作斗争?”这个男孩回答:“如果你们再把我扔了怎么办?”
我朋友才想起,在儿子两岁多,因为太调皮被训斥,于是恐吓他:“如果你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到马路边,谁想要谁捡去。”并将儿子拉下车放在马路边。当然做这一系列动作之前,朋友早就确认了这条路来往没有车辆和行人。朋友只是想吓唬一下孩子,让孩子听话。没想到这一幕被孩子记了这么多年,其性格也随之改变。
分析:
孩子因为怕被父母抛弃,而做一个乖乖男,并不是出于本心,因此其性格也长期被压抑。父母作为孩子最深的牵绊,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其他需求都可以排在父母后面,为了不与父母分离,孩子可以做出任何牺牲,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痛的回答啊。身为父母知道原因后,也是后悔不已,只能尽量弥补,但孩子十几年的痛苦是无法弥补的。
只要是深入骨髓之痛,不管是记得还是不记得,都会对我们今后的人生造成影响。知道这些道理后,我们为人父母,就应该谨言慎行,不要因为孩子还小,就可以口出恶言,做一些伤害、欺骗孩子的事。殊不知,父母挥出去的利剑划伤了孩子,再怎么弥补都会留有或深或浅的伤疤。有些记忆不会消失,并时刻都在影响孩子人格
孩子最容易记住两类事件,这两类事件影响孩子最深:
第一类:重复发生的事件。
比如经常陪在自己身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以及经常玩的布偶,经常坐的椅子,每天经过的路等等,孩子不会忘记。
第二类:情感非常激烈的事件。
比如非常高兴的事件,去游乐场玩,和父母一起快乐郊游;又或者是异常痛苦的事件,比如家暴、体罚、当众训斥等等。
阅读完本文后,家长们再也不要因为孩子小,就以为ta记不住而抱有侥幸心理,认为童年伤害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我们家长应该创造出更多正面情绪的事件,并如此重复,这样才会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童年体验,也会积极影响孩子的情感和性格,形成乐观向上、阳光自信、正直善良的品质。
今日互动话题:小时候的哪些事对您造成过深刻影响?关于童年记忆影响人格您还有什么见解?欢迎大家留言与逗儿妈妈一起探讨!
我是逗儿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本文由逗儿妈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