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7-04 | 来源: 逗儿妈妈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但经历过的事情不会消失,只是想不起来而已。而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会在你的脑子里挥之不去,你的人生就是一直受那些对你印象深刻的事的影响,包括你的性格、喜爱或厌恶的倾向。童年的记忆会对孩子造成一生影响
案例一: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只要去一个没有厕所的地方,就出现尿频症状。每到一个地方,她首先会确认厕所位置,像强迫症一样地推算她到达厕所所花的时间。如果没有厕所或者会花较长时间才能到达厕所,就会显得异常焦虑、烦躁,甚至不愿意出门。因为这个症状让她错失了很多学习、工作和升职的机会。
最后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帮她回溯病因,发现在她一岁半左右时,出现过一次尿床,父母为了惩罚她,让她光着身子光着脚站在地板上,那时候正是冬天,她哭了一夜,父母训斥了她一夜。心理医生在回溯时,她的情绪已然崩溃到了极点,恐惧、愤怒、无助。
分析:
这个朋友在没去看心理医生之前去医院检查过,只要是跟尿急尿频相关的各种科室都看了一遍,但症状依旧。最后没办法去看了心理医生,在医生回溯病因之前,她对一岁半尿床事件一点印象也没有。
心理医生的治疗印证出童年的痛苦记忆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这种影响也许不是通过你所知的方式进行,但这个深刻的事件就埋藏在你的潜意识里,伴随你一生。
后来这个朋友经过心理疏导,慢慢接受了她已经不是曾经弱小的自己,接纳当时的自己,也接纳现在已经变强的自己,这个症状逐渐减弱了。最近一次见这位朋友,焦虑明显减少了,但还未完全去掉上厕所的焦虑,也许她需要更多时间去改变,抑或伴随她一生。
案例二:
我朋友的儿子现在上初二,这个男孩每次在受到父母的批评后都非常隐忍,对自己的需求也鲜少向父母提出。有一次朋友跟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为自己的权利作斗争?”这个男孩回答:“如果你们再把我扔了怎么办?”
我朋友才想起,在儿子两岁多,因为太调皮被训斥,于是恐吓他:“如果你再不听话,就把你扔到马路边,谁想要谁捡去。”并将儿子拉下车放在马路边。当然做这一系列动作之前,朋友早就确认了这条路来往没有车辆和行人。朋友只是想吓唬一下孩子,让孩子听话。没想到这一幕被孩子记了这么多年,其性格也随之改变。
分析:
孩子因为怕被父母抛弃,而做一个乖乖男,并不是出于本心,因此其性格也长期被压抑。父母作为孩子最深的牵绊,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其他需求都可以排在父母后面,为了不与父母分离,孩子可以做出任何牺牲,这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痛的回答啊。身为父母知道原因后,也是后悔不已,只能尽量弥补,但孩子十几年的痛苦是无法弥补的。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