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7-10 | 來源: 芯選Watchoosy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第贰則是采用更多的木桶,壹層疊壹層,使最下面壹個木桶始終保持壹個水平線,進而保證水壓盡可能不變,即水滴落勻速。
而這種則是中國古代最常用的高精度“水鍾”模式,《長安拾贰時辰》劇中這架水鍾高度驚人,同時顯示時間的浮標上面的刻度是均勻的,因此很大程度就是采用“多層”結構。
除了“日晷”和“水鍾”,《長安拾贰時辰》劇中還出現了壹種古代計時儀器“火鬧鍾”。
香燭本身的“燃料”數量已經確定,在燃燒時,只要周圍環境變化不大,香燭燃燒的速度也就基本相同。於是在香燭上放置絲線,絲線壹段為鈴鐺。每當香燭燃燒壹段,就有壹個鈴鐺掉落,發出聲響作為提醒。
因為在室內,所以劇中的火鬧鍾並沒有加蓋,如果處於室外,增加壹個蓋子就可以減少風對香燭的燃燒加速。
《長安拾贰時辰》提到的這些“計時儀器”雖然都可以記錄時間,但多多少少都存在限制,受外界幹擾的程度比較大。直到1583年,伽利略發現了鍾擺的等時性,現代鍾表得以誕生和大發展.......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