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7-24 | 来源: 飞慕课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邓超 | 字体: 小 中 大
把说给你听,变成做给你看
不唠叨,绝对不等于什么都不做。
当马飞遇到困难,想要放弃努力的时候,马皓文什么都没说。
随后他朝那群要赶走他们的人大喊:我马皓文,永远都不认输!永远都不认输!
儿子从爸爸的坚持中,学习到了一件事:永远都不认输。
于是第二天他给爸爸写了纸条:
这个父亲,一言不发地用行动教育了自己的儿子,效果比做一小时演讲还给力。
我们常说,育儿先育己,但到了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忘了这个道理。
我们倾注所有精力到娃身上,却从来不反省和提升自己。
我的大学同学安安,曾讲起她在育儿过程中的改变:
两年前,她是一位新晋妈妈,在有孩子前,她没有读书的习惯。
一次在家看娃,她刷手机的时候,孩子便爬过来抓住妈妈的手机,想要一起看。
安安拿开手机,把各种玩的、看的递给孩子,可孩子依旧要妈妈的手机。
最后她把手机藏了起来,拿起桌上的杂志,于是孩子就伸手抓妈妈的杂志。
安安这才意识到,娃并不是对手机有别样的青睐,而是妈妈做什么,他就想做什么。
从那以后,在孩子面前,安安更多的是在读书。
安安认为:即使孩子还小,没法阅读文字,但大人的行为,是对孩子无声的影响,自己一定要做好榜样。
那些对孩子唠叨“快去学习!”,然后转身打麻将的父母,其实从来不懂教育。
以身作则的父母,才是真正懂教育的人。
与其唠叨,不如“引诱”
我们总是忍不住唠叨孩子:多看看书吧,去学习吧,认真听老师讲课吧。
我们恨不得孩子的爱好是学习,娱乐活动是读书、练字、背古诗。
我们也都幻想过:如果孩子能把玩的劲头放在学习上,那岂不是北大清华随他选?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