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8-01 | 來源: 海妹看娛樂 | 有1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好聲音 | 字體: 小 中 大
浙江衛視的重磅節目《中國好聲音》,本月又拉開了序幕。2019這壹季,在賽制方面又有了新的調整。壹是導師盲選不再設人數上限,以供更多優秀選手得到機會。贰是增加了導師在搶人環節的“秘密武器”,每位導師都可以讓跟他搶人的導師“閉麥”,被不幸閉麥的導師,不僅麥克風無法使用,座椅也會向後轉回。這無疑給觀眾增添了壹些新鮮看點。
同時,大家也注意到,今年《中國好聲音》的導師陣容是叁男壹女、兩老兩新。分別是:王力宏、那英、庾澄慶、李榮浩。
許多李健粉絲沒有看到愛豆,不免有點兒失望。作為李健的忠實聽友,筆者也非常懷念有李健的《中國好聲音》。今年李健雖然沒來,但他對《中國好聲音》的壹些評價和看法,仍然記憶猶新。
2018年李健曾接受過《解放日報》的《解放周末》的專訪,這篇專訪刊登在9月28日的《解放周末》的對話欄目中。
當時,記者曾問李健:“從2012年《中國好聲音》第壹季播出以來,節目走過數年。除了賽制上的創新,您認為它還有哪些吸引您的地方?”
李健是這樣回答的:“學員鮮活的生命力,這是《中國好聲音》最重要的支撐。這個節目的生命力,正是來源於高水平而多樣性的學員的不斷湧現。”
記者又問及:如今國內的音樂選秀綜藝節目扎堆熒幕,市場非常飽和。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發現和打造新人固然重要,但如果缺少對原創音樂的扶持和對新人的系統化培訓,音樂選秀只是竭澤而漁。問李健是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的。
李健表示:
“優秀的演唱者會源源不斷地湧現,但優秀的作品也就是演唱資源目前相對匱乏。壹代代擁有音樂和演唱才華的人是不會缺失的,但再好的歌手也需要演唱好的歌曲。
歌曲匱乏的壹個典型例子,就是很多老歌不停地被翻唱。隨著各種選秀節目的出現,很多好的作品被翻唱太多次了,已經很難再出新意,所以它們需要“封山”、“封河”,“護林”、“靜養”。同時,需要補充大量新鮮的原創歌曲。
此外,音樂選秀節目的選歌也存在問題。要知道,審美的趣味是很難培養的,其中有文化的成分,也有天賦的成分。很多學員是靠天賦在做選擇,但很多時候需要文化的培養才能達到良好的品位。
我們應該讓學員知道,很多流行的、有名的歌曲不壹定是優秀的作品,知名歌手的作品不都是優秀的。壹些流行的作品是很平庸的,甚至有時候品質低劣的作品也可以很流行。這就意味著,導師也好、節目組也好,應該具備很好的判斷能力。
音樂的健康發展需要整體的生態環境。我個人覺得,這個情況有點像中醫的現狀。中醫是博大精深的學問,但從業者的水平、執行的各個環節包括藥材的來源、制法不正宗,造成了人們的不信任。其實中醫的原理和邏輯是經得起檢驗的,自古以來壹直濟世度人。所以,不是中醫不行了,而是目前的承載形式不足以支撐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