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8-17 | 来源: 甜妈聊育儿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亲子心得 | 字体: 小 中 大
宝宝吃醋了,宝宝不开心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嫉妒表现有差异
传统理论认为,宝宝2岁以后才开始显露嫉妒、害羞、骄傲等较为复杂的心理。其实,加拿大某大学心理研究人员的一项实验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他们会在妈妈的注意力转移向其他人(比如聊天对话、交流互动、愉快地谈笑等)的时候,表现出生气的样子,烦躁地把身体扭来扭去,同时嘴里发出急促的哼唧声音,如果此时还没有得到妈妈的回应,则可能开始挥胳膊又蹬腿、大声哭闹,表达不满。
躺在床上哭闹的小婴儿
前几天家里聚会,5岁多的小侄女和3岁多的小侄子见到我都特别高兴,一人拉着一只手,都要粘着跟我说话跟我玩儿。坐在沙发上,他俩紧挨着我一边儿坐一个,后来小侄子主动要求让我抱着坐我腿上,小侄女看见了立马也要让我抱着坐,被我以“姑姑太累”为理由拒绝,但必须两个人谁都不抱才可以。
跟他们聊天时,我实事求是地夸赞小侄女“爱学习,而且在幼儿园表现好”,而忘了也夸下小侄子,没想到他居然生气地跑进卧室,并趴床上哭了起来,我连忙起身过去哄他,并主动邀请他一起玩儿玩具。
可小侄女又不乐意了,拉着我的手说:“姑姑!姑姑!你去看看我的玩具吧,有好多!”,小侄子听到立马不哭了反而大声反驳说:“不,我有更多,我有奥特曼,有汽车,还有......”,不等他说完,小侄女直接打断他说:“你的都不好玩,我有更好玩的!才不跟你一起玩呢”!
结果嘴笨的小侄子说不过她,气得冲上去便使劲儿推她一把,还嚷嚷着:“让你不给我玩,打你!打死你!”吓得我赶紧把他们拉开,领着小侄子去旁边儿安抚情绪,叫来老公先陪着小侄女玩儿。
由此我们就很容易看出,2-6岁学龄前儿童由于年龄比较小,他们的嫉妒心容易外露且不加掩饰。主要表现为:不能容忍身边亲近的大人,疼爱或抱其他小孩;对获得自己父母或幼儿园老师表扬的其他小朋友,抱有敌对情绪,甚至直接发泄不满,言语冲突或动手动脚;还有就是排斥比自己拥有更多玩具或零食,且拒绝分享的小伙伴等。
而6岁以上的少年儿童,通过早期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他们能够逐步对自己不良情绪进行管理或克制,但此时自尊心、荣誉感强烈,爱攀比、爱追求优越感的他们,反而更容易产生嫉妒心,而且此时他们的嫉妒心更具隐蔽性,难以察觉,需要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留心观察,多沟通,多引导与倾听。
比如已经上小学或中学的孩子,在学校对同学的进步或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不抱积极态度,虽然当着父母或老师的面,说要向优秀的同学学习,而私下却是“眼红嫉妒”,仿佛自己被贬低,被比了下去,受到了打击,以致疏远优秀的同学,甚至冷嘲热讽或诽谤中伤等。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