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8-17 | 来源: 甜妈聊育儿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亲子心得 | 字体: 小 中 大
因嫉妒而暗自生气的孩子
嫉妒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
对于小月龄宝宝来说,嫉妒的出现,表明宝宝已经具备了完善的观察能力和情绪识别能力,是其认知能力正常发展的重要表现,如能积极引导,则有利于小宝宝,较早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并对改善宝宝早期情绪紊乱征兆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较大的孩子来说,适当的嫉妒可以让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动力,养成适度争强好胜、努力进取的性格,有利于孩子挑战自我,不断实现进步与突破。
但整体来说,嫉妒还是弊大于利的。严重的嫉妒心,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不但会阻碍其个人发展、无助于问题解决、妨碍人际交往、妨碍身心健康,甚至还会毁人毁己。大家熟知《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年青有为,胆识过人且才华横溢,可就是因为妒忌诸葛亮,最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后,气急身亡,一代英才如此终了,令人唏嘘不已。而且近几年的新闻事件中,也没少报道因某人心生嫉妒,气急之下做出很多不理智的事情,其中不乏惨痛悲剧。
矗立在赤壁旁的周瑜石像
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嫉妒心?
针对小月龄“爱吃醋”的婴儿宝宝,家长应该给予其足够的安全感,并认真“倾听”宝宝心声,积极互动,肯定宝宝;要抓紧时间培养宝宝的表达能力,对牙牙学语的宝宝给予关注和回应,激发他们进行语言发音尝试;要利用机会逐步引导培养宝宝的情绪管理能力。
比如积极用微笑和“婴语”回应宝宝的“讲话”,激发宝宝尝试更多不同的发音,加强亲子互动或做亲子游戏促进情感交流等。
针对较大孩子的嫉妒心,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引导:
1、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步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时,才能看清真正的自己”。
上面这段话,是国学大师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其实,人生如此,生活如此,引导孩子如何自我了解亦是如此,只有平视自己,才能真正看清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进而接纳自己。
首先,告诉孩子,不和任何人比,只是站在客观事实基础上,想想自己有什么优点特长,又有什么缺点短板?想想自己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这样能帮助孩子对自己有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如果别人擅长或优秀的那方面,可能是自己的短板且基本无法提升的,那就客观承认事实,坦然围观别人的“高光时刻”;如果别人擅长或优秀的那方面,也正是自己擅长或能够提升的,那就树立榜样,确定目标,并让自己有动力去努力变得优秀起来。
其次,告诉孩子,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要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
记得我小时候上学时,同班有一个女生,右脸下巴处一块1元硬币大小的黑色胎记,看起来比较明显,当时她特别自卑,总觉得自己是个“丑八怪”,而看到别的稍微漂亮点儿的女生,她就特别嫉妒,却又更加觉得自己可悲,整天拿纱巾把脸给遮起来,不敢与人交流,也不参加班级活动,整个人显得格格不入,最后初中没毕业就退学回家了,后来也没了音讯。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