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8-22 | 来源: 电影土菜馆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一直以来,农村题材的影视剧作品,都非常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不光是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占据了大多数,让观众产生同理心。
另一方面,农村题材里的那些真实的脸庞,朴素的风景,让人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种最纯真的感觉。
例如经典的《我的父亲母亲》《一个都不能少》等等。
他们用最简单的镜头语言,用笑中带泪的笔触,划过观众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小编也是来自农村,也是农民的孩子,因此特别关注农村题材的电影。
隐约中记得几年前在中央6套看过一部关于农村父子的电影,但不知道名字。
而前不久终于被找到,重温的过程中依然眼泪不停。
影片名字非常质朴,叫《父子返乡》,讲述经济危机下,两父子间的亲情故事。
这部电影在豆瓣只有不到50个人参与评分,但是分数达到8.2。
没有华丽的画面,没有高超的拍摄技巧,更不要谈高科技。
往往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简单,朴实无华。
老郭和妻子已年近中年,家里有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儿子郭平,此外,还有个正在上学的女儿,一个卧病在床的老母亲。
由于经济危机,老郭原本在南方打工的厂倒闭了,不得已他回到了农村老家。
为了不让儿子担心,儿子打电话过来,他也没敢告诉儿子自己失业的事实。
而老郭妻子有了肾结石,却不敢做手术,因为想替家里减轻负担,省点钱。
另一方面,儿子郭平原本找到的工作,却因为经济危机也泡了汤。
就连本来打算招他的人事主管都失业了,刚毕业的郭平,对未来一脸茫然。
眼看投了100多份简历都了无音讯,郭平放弃了。
在和同学吃完散伙饭后,郭平回到家乡所在的乡镇报道。
镇长见他暂时没有工作,且性格直来直去,很对自己性格,就让他先担任自己的助理。
就这样,这父子俩,一个失业在家,一个没能在梦想中的城市工作,留在了镇上。
可是家里没钱不行,老郭妻子身体不能工作,家里5口人都要靠他,他只能继续出去找工作。
一个大男人,看着家里的情况,默默流泪。
看到这里,小编也心酸不已。
想必很多人也会想到自己的父亲吧。
他为了家里生计,又跑去镇上找工作。
然而工作都太低,没法支持家里的生活,郁闷的老郭,喝得酩酊大醉,回家的路上还把脸摔肿了。
醒来的他,骗妻子说工作找到了,在县里,过两天就走。
实际上,他在县里租了个小房子,继续找工作。
而儿子郭平,此时担任镇长的助理,正在负责全镇农民工返乡工作的统计。
现实很残酷,由于经济危机来得迅猛,很多农民工都回来了。
所有人都显得很丧气,因此郭平负责的迎接会办的并不成功。
遇到困难,总得想办法解决。
县里决定请一批企业来办招聘会,解决返乡农民工工作的问题。
县长亲自出席会议,许多人都前来听讲,老郭也来了。
就在这里,父子俩终于碰面了。
老郭愣住了,没有想到儿子居然回来了,一番对视之后,独自离开。
郭平则感觉到了父亲的伤心难过,一路跟随。
其实这里也很容易理解,一个省吃俭用的家庭,供养出了一个大学生,结果大学生还要回来当农民,
任何当父母的恐怕都会觉得难过吧。
回到家的郭平,在母亲面前,痛哭流涕。
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虽然暂时没有工作,只要努力,只要积极,阳光总在风雨后。
经过朋友的帮忙,老郭决定参加县里免费设立的就业培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老郭通过了焊工的考试,并提交了造船厂的用工表格。
郭平则由于出色表现,继续留在镇里工作。
同时,由于有了收入,老郭妻子终于答应做肾结石手术了。
做完手术出院那天,人民广场上,一家三口坐在花坛前,吃着零食。
这时的阳光依然灿烂,照耀着县城大地。
随着一簇充满希望的气球缓缓升起,影片落下帷幕。
纵观全片,导演用非常质朴的镜头,拍下了一个平凡的农民,和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故事。
老郭作为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一直在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
老母亲每天用药,妻子患病,儿子刚毕业,女儿还在上学。
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同时,在他的心里,一直想让儿子成为飞出农村的凤凰。
他的那句话,小编印象深刻:我是农民,我的儿子不能再当农民。
这恐怕也是当今绝大多数农民父亲的真实想法。
也正是因此,村里唯一的大学生郭平,才有了有家不敢回的情况。
而郭平,由于担心父亲对自己的失望,三过家门而不入。
当他调查来到自家村头,望着家里的房子,却只能用手机打电话的时候。
小编真的是流泪了。
秋收的季节,这个懂事的孩子,偷偷跑到家里的农田帮忙收割。
我们常说:家是一个人永远的港湾。
反应在这部电影里的,还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画面。
在返乡车上,大家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而随着汽车离家越来越近,大家的眼光又亮起来。
看着窗外熟悉的景物,家的记忆越来越明显。
正如片中老郭妻子说的那样:一家老小在一起,有吃有喝,挺好!-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