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9-11 | 來源: 新華國際頭條 | 有11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超市裡擺在壹起出售的生姜和大蒜。 新華社記者夏林 攝
中國輸美大蒜自去年9月開始被加稅。自9月1日起,美方已經開始對價值約125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15%的關稅,其中就包括生姜。
今年12月15日,美國政府計劃對大約16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征收第贰輪15%的關稅。這最新的兩輪加稅,都是直指日常消費品,這就意味著,美國消費者的腰包將繼續被掏空。
張先生是紐約壹家國內駐外單位的食堂主管,每周壹到兩次去批發市場進貨。他說,壹罐5磅裝的剝皮大蒜的價格已經從去年的6美元多漲到了現在的12美元,壹箱生姜已經從過去的12美元漲到了現在的18美元。另外,像大白菜等也都在不同程度地漲價。
他的頭疼之處在於食堂的預算並沒有增加,而菜錢卻漲了不少。所以,他不得不想很多辦法,在保證不超預算的前提下,確保大家的伙食不受影響。
美國超市出售的中國生姜,每磅1.99美元。 新華社記者夏林 攝
王立智說,漲價非大家所願,而漲價的原因大家稍微動動腦筋,就能想清楚。“美國消費者感覺就應該按照正常的貿易規則來做,不能以我為獨尊,以我為大。”
作為在美華商,王立智經常能夠感受到,美國各個領域都很需要中國產品,中美經貿發生摩擦對雙方都不利,尤其是對美方不利。“從這壹點來說,美方政策是不得人心的。中美雙方,尤其是美方,應該主動創造共贏的機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