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9-16 | 來源: 央視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談到如何踐行“壹國兩制”時,賀壹誠強調,壹定要先奠定好壹國的概念,不能不講壹國,只講兩制。壹國是前提,因為你知道你的權利從哪裡來?權力是從憲法裡面授權給你的,憲法裡面授權的基本法,從基本法裡面再授權了我們的有關的行政、立法、司法叁個方面的有關的權限。在談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時,賀壹誠認為,大灣區要共同發展,而不是相互競爭。
澳門發展離不開內地支持
澳門是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澳門近年來壹直希望能夠在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上有壹些創新性的突破。賀壹誠說國家給了澳門壹個旅游中心的平台,又給了中葡貿易的平台,現在又給大灣區壹個文化交流的基地。澳門旅游業發展很好,這離不開中央政府和內地同胞給予的大力支持。
主持人:澳門這些年壹直希望能夠在促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上有壹些創新性的突破,賀先生您對此有什麼樣的計劃嗎?
賀壹誠:澳門是國家給了我們壹個旅游中心平台,又給了我們中葡貿易的平台,現在又給我們壹個大灣區文化交流基地。澳門是很小的地方,但是旅游發展得很好,去年我們達到了3850萬人次。這是中央政府對我們的大力支持,是內地同胞對我們很好的支持。
我們在會展業、零售業、金融等幾個方面略有發展,但是還沒有達到適度多元要求,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還在努力,這是我們未來伍年壹個重要任務。我們希望能夠在大灣區發展之中融合在國家發展的大局裡面,讓我們的多元發展有新的突破。
粵港澳大灣區不是競爭而是共同發展
賀壹誠在競選過程中,曾再叁強調大灣區的名稱叫做粵港澳——內地九個城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11個城市連在壹起,澳門是1/11。大灣區要共同發展,而不是相互競爭。壹定要明確每個城市的定位:香港是金融航運樞紐中心,深圳是高科技有關的金融的發展,廣州是有關制造業和教育業的發展,澳門有兩個平台和壹個文化基地,這肆個引擎帶動大灣區的發展。
主持人:現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確是壹個熱詞,在大灣區裡面多個城市既是競爭也是合作。您覺得澳門有什麼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嗎?
賀壹誠:大灣區就是個珠叁角,它是兩條線,壹條是東線,壹條西線。西線是我們這邊,以休閒娛樂旅游為主,東線是高科技金融等等發展為主,所以兩條線不同。對我們澳門同胞來講,如果到內地去投資某壹個行業,要挑選好行業的定位在哪壹個城市,而不能是每個城市都重復了投資同壹樣事情,惡性競爭不是我們的初心。
澳門來講,像我們的文化交流基地,為什麼它叫基地?這壹點我們要理解,因為整個大灣區沒有400年中西文化結合的城市,我們有很重的歐洲文化背景,澳門能夠產生中外兩個地方的文化交流。所以我們要做到在這壹方面的發展,這就是我們澳門的特色。-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