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9-18 | 來源: 次音光 | 有1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中國好聲音 | 字體: 小 中 大
2019年《中國好聲音》在這個夏天如期而至,也是這個節目走過的第8個年頭,不管是導師、樂隊老師或者是幕後,他們都是非常有經驗的,但也許恰巧就是這種“老道”,呈現出來的壹場演出卻像壹出戲,而且是壹出撲朔迷離的戲,讓觀眾看得雲裡霧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也許是舊的賽制吸引不了更多人的眼球,所以著眼創新的節目組為了打破常規,先來了壹個團體賽,李榮浩隊伍獲勝後,拿到了全體去鳥巢獻唱的機會後,又來了壹場個人賽。但廣大的網友又不傻,紛紛表示,團體賽的意義在哪裡?
也正因為是第壹次執行這樣的賽制,節目組呈現的比賽卻壹點都不公平,到處充斥著“暗箱操作”。即使是壹位粗枝大葉的觀眾都會問,為什麼團體賽中每位導師選擇這5位選手而不是其他人,僅僅是因為個人喜好嗎?唱輸的隊伍為什麼會淘汰沒有唱歌的人,也僅僅是因為導師的個人喜好嗎?
團體賽結束後的個人賽,“暗箱操作”又來了!首先隊伍要淘汰壹半的人,除了庾澄慶隊伍只需要淘汰2人,其他隊伍都要淘汰5名以上的學員,畢竟基數大,淘汰的人也比較多。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要淘汰那幾個人?還是因為導師的個人喜好嗎?如果是因為實力不夠,導師覺得他走不遠,淘汰掉也無可厚非。但是很多實力唱將突然消失,比如王力宏戰隊裡的以格,在團隊賽中,她可是壓軸的學員,這次個人賽中突然不見蹤影,讓觀眾看得雲裡霧裡。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