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9-21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31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在這種情況下,實現區域合作以輸入內地能源就成為解決香港能源問題的壹條重要途徑。
咨詢文件也提到,用來強化中電與南方電網和大亞灣核電站連接的清潔能源輸電系統於2025年完工,屆時可讓香港靈活性選用更多來自區域內的零碳能源(最多可占本地燃料組合約30-35%)。
“環保觸覺”在臉書刊登了意見書及海報,獲得部分網民支持,但觀察者網注意到,評論中有不少調侃來自被“用愛發電”熏陶了幾年的台灣民眾:
問:“我是台灣人,我不知道核電哪裡不好”,答:“核電會扼殺民主的種子”。
“恭喜香港壹切要從頭再來”、“共享民進黨的美編吧”
主要成員遭質疑收取地產商捐款
“拒買內地電”的口號並不新鮮,“環保觸覺”在2014年6月非法“占中”前夕就提出過類似訴求,理由也與現在大同小異。
“環保觸覺”是成立於2004年的香港環境保護組織,並於2010年注冊成為慈善團體,其願景是通過調查、監察,點出社會有違環保的現象,提高香港市民環保意識及觸覺,建設更環保的社會。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該組織此前有過不少受爭議的行為。2007年《蝙蝠俠》在港拍攝期間,電影公司為炮制“不夜城”效果呼吁大廈通宵開燈,引來“環保觸覺”批評,要求撤回這些行為。2008年,“環保觸覺”呼吁用送盆栽代替情人節鮮花,因為香港的鮮花大都由國外進口,飛機會排放大量贰氧化碳;同年又呼吁市民減少外游以降低環境污染。
而最引發外界不滿的是,“環保觸覺”曾多次被質疑與地產商有染。據香港“東網”2017年報道,有香港市民質疑該組織總幹事、現任荃灣區議員譚凱邦多年來借活動收取各大地產商捐款。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