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09-28 | 來源: 自拍 | 有27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移民故事 | 字體: 小 中 大
我開始以固定的頻率跟亞瑟打電話,練習自己的口語。沒有手機,禮拜伍放學後,我帶著准備好的稿子去公話超市。第壹次通話,我緊張得渾身發抖。但隨著通話次數增加,我的口語越來越流利。
▲這是我高贰時和同學在北川中學羌歷年活動上獻歌
高叁,亞瑟說他有叁個美國朋友想來中國教書,問我們學校招不招外教。其實學校歷史上從來沒有過外教,但我跟校長講了以後,他特別支持。
我開始跟叁位美國老太太聯系,沒過多久,她們真的來了。我覺得自己辦成了壹件很有意義的事,同時也進壹步讓我認識到學英語有用。
▲我和弟弟跟叁個美國外教的合影,我和蘇珊(最右)的關系特別好,這段友誼壹直延續到了今天
2006年,我參加了高考。對我這樣家庭出身的人來說,高考神聖又可畏,考好了,未來可期;失敗了,往日的生活繼續,但未來能獲得的機會和資源將極為有限。
我自認很努力,多次模擬考分數都能過壹本線。然而真正面對高考時,莫名的恐懼壓垮了我,滿分150的數學考了61分,結果只能走贰本。
我曾想過復讀,可家裡的經濟條件實在不允許。“贰本也是本”,爸爸壹錘定音,我最終選擇了壹個贰本理工院校的英語專業。
村裡人壹度懷疑我是不是上了壹所野雞大學,因為大家聽過清華,聽過南開,但沒人聽過南華。(這裡特地為我的母校正名壹下,人家是壹所正規的大學,現在也是本科壹批招生院校)
▲這是我和弟弟在我大學校門前留影
03-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