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10-18 | 来源: 羊爸爸育儿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健康新闻 | 字体: 小 中 大
鑫鑫出生满月后我带鑫鑫回了娘家,没带点点,住了二十天,回来后点点每天都要跟我睡,要不就哭闹,夜里醒来还要跑到我的房门外敲门。现在想想,这二十天,每天都有人逗点点,说妈妈有了小弟弟,就不要他了,然后孩子就会哭,大人就会很开心。
爷爷喜欢和孩子玩,但因为那时候爷爷还在上班,所以白天只有奶奶照顾点点,奶奶不善言辞,也不擅长和孩子沟通,所以只负责照顾吃穿,奶奶容易累,情绪也容易失控。
而我当时大部分精力都花在鑫鑫身上了,奶奶对生活有很多洁癖,比如不让坐地上,不让爬床,不让在沙发上爬来爬去,看电视不让看广告…这样持续了半个月,点点就比较容易莫名其妙发脾气,要求没立刻满足就摔东西。
其实那时候我知道他是想和我在一起,因为只有跟我在一起,他才会乖乖听话,才会有笑脸。
为了尽量多的陪点点,我只好抱着不到三个月的鑫鑫带着点点出门玩,但是因为鑫鑫常常尿湿,又很容易饿,时不时地就要回家。反复几次后,我很疲倦。就放弃了带两个孩子出门。点点就回到无聊烦躁的生活状态里了。
在鑫鑫三个半月的一天傍晚,我答应点点陪他坐旋转木马,天快黑了,点点还不肯回来,奶奶抱着鑫鑫很累,也很生气。
好不容易哄了点点回来,奶奶的情绪还没有过去。点点看出了奶奶的情绪,想哄奶奶开心,拿着自己插好吸管的牛奶去卧室找奶奶。当时天已经黑了,走廊和卧室里都很暗,孩子没找到奶奶,很害怕的从卧室跑出来,刚好撞上从厨房出来的奶奶,孩子尖叫一声抱住奶奶,奶奶也吓了一跳,一把揪住孩子,在他屁股上打了几下,又骂了他几句。
点点当时没哭,两个眼睛很呆滞,我一把拉他坐到我腿上,抱住了他,孩子就开始放声哭起来。
从那天之后,孩子开始出现发呆,坐在那里两眼无神的盯着前方,能持续三四分钟,奶奶说他是在看电视,但我感觉不是,于是我就默默观察,发现发呆的频率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十天时间里,从开始的三四分钟到后来的十几二十多分钟,从开始的一天三四次到后来的七八次。而且胆子变的特别小,有点声响就像受惊的兔子,捂住耳朵尖叫,哭泣流泪。而且死活不愿意出门了。
第十二天中午,奶奶跟我说,孩子尿床了,喊他也不起来。我去看看,孩子紧闭着眼睛,皱着眉头,侧卧位,怎么喊都不起来,拍他,全身僵硬,抱都抱不动,我使出全身力气,强行抱起来,他先是像棍子一样笔直,然后忽然发疯一样哭闹,打我。好不容易抱他到客厅,他指着窗帘说有鬼,拼命的打我,想要逃跑。
孩子这样僵硬的情形一天居然出现了第三次,持续了快一个小时,吃着蛋糕,已经送到嘴边,忽然就全身僵硬了。晚上爸爸和爷爷回来后,一切又正常了。
第十四天孩子又出现了全身僵硬的情况,爷爷刚好办完事中途回来了,不管我们怎么喊都不响应,爷爷回来说了几句话,拍了拍孩子背,孩子就慢慢好了。
后来,点点的行为变得越来越奇怪。
发呆:目光呆滞的看一个地方出神,跟他说话会回过神来。全身僵硬,嘴角有时会抽搐。医生称是小儿癔症,排除癫痫,当时做了一次针灸,效果不明显后就不做了。
不出门:从他发呆后我们是哄着他出门,希望出门能对他有帮助。
莫名其妙的哭,大喊大叫:忽然说要喝奶,给他拿的慢了就哭,比如:进屋把门关上就哭,以前进屋关门他都是知道的。
到处寻找圆的,旋转的东西,单调的重复一种动作能持续几个小时甚至一天:比如蚊香,他能拿着看,摆弄两个小时,比如看到风扇旋转,能看的痴迷,比如上下电梯,能持续三个小时。-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