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10-18 | 来源: 羊爸爸育儿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健康新闻 | 字体: 小 中 大
C医生是个好医生,耐心,善良。
后来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后来孩子越来越黑瘦了,生病也越来越频繁,大便又开始不那么规律了,有时候两天,有时候三天,干硬多,睡眠还可以,整体比回老家前还是好一些。性格内向,不爱动,胆小,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我现在想想,那时候我的状态很抑郁,焦虑,烦躁,神经紧张。家庭氛围很不好,虽然看上去不吵架,但是家人之间,因为忌口,因为回老家的事,因为孩子状态不好,大家都互相不满,怨恨。这种情况下,孩子吃啥都容易积食,不知道该听谁的,每天情绪很低落。孩子还是要靠平时的养护,而不是靠药物,毕竟药物也需要脾胃去运化,脾胃负担更重。
之后,想到孩子吃了五个多月中药了,决定停药。
一味的靠医生并不一定对,父母才是最了解孩子的,只有父母多学习,孩子才能少受罪,生病的时候可以吃药,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正养,要在日常上下功夫。
当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状态,我把注意力更多放在了自己的身上,有时候会站站桩,有时候会静坐,孩子生病,就近找靠谱的中医面诊。我们跟老人也分开了,家庭氛围也好一些。
给孩子停药了之后,老人想让孩子吃什么,我也不再插手。婆婆遇到一个跟她同龄的邻居,也是自己带孙女,邻居就说孩子吃的不对,会出现什么症状。有一次婆婆给孩子吃了很多炸土豆条,当晚让孩子跟奶奶睡的,翻腾了一夜,第二天就吃不下饭,从此爷爷奶奶才开始全力配合忌口。
17年,孩子上幼儿园,监控里我看到他比较紧张,每次都是跟在最后面。孩子刚开始不愿意上学,后来慢慢愿意上学,再后来回来会跟我描述一下学校的事情。
老师的评价是这孩子容易紧张,有点内向,需要更多的陪伴和鼓励,并没有把他当特殊孩子来对待。跟同学相处一般,算不上特别开心融洽。但是也会有简单的交流。
跟弟弟的相处有很多进步,不再害怕弟弟哭声,也会跟他玩,但是很少有肢体上的亲密动作,不过现在,兄弟俩就完全没有隔阂了,跟普通的兄弟没有区别了。
那一年,点点看上去略消瘦,脸色稍微有点黄,但是没人知道他曾经被自闭症过。
写给妈妈们的小建议:
1.情志的问题经常会伴随有中焦的问题,所以从中焦入手,调理脾胃,简单的饮食,保持大便的通畅,一定要每天观察大便和睡眠,也可以改善和预防情志的问题。
2.尽可能的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爸爸妈妈如果比较容易紧张,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所以父母的功课很重要,如果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需要从自身改变入手。
有一段时间 ,我经常读弗罗斯特的诗《未选择的路》来鼓励自己,现在学习中医育儿,也用这首诗送给学习中医的妈妈们。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