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11-01 | 來源: 叁聯生活周刊 | 有1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但最後簽的這公寓,到底有多丑?只有照片才說明得了。我當時看到這個場面就震驚了,天呐,城市裡還有這樣的地方,像個貧民窟。就是有種使命感在我心裡膨脹,我要租就租這種破得壹塌糊塗的。其實如果沒親眼看到,不壹定會有這種念頭。可看到壹個破房子,就想把它變好,它激發了我的改造欲。”段可忻說。其實前面看過的拾多處房子裡,只有壹處段可忻真動過心,因為那個小區裡有壹個特別好吃的烤肉店。
段可忻興奮又迅速地做了決定,租下了這間月租1.3萬元、位於10層的170平方米公寓。押贰付贰,再加上付給中介的半個月房租6500元,段可忻第壹筆交出去的錢有將近6萬元。
段可忻將租住房改造成Airbnb(蔡小川 攝)
城市冒險
資金來源當然是父母。
這個暑假前,段可忻在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讀了壹年。在暑假當口摔壞了手,打上了石膏,沒辦法在宿舍繼續住,就回西安家裡養傷。壹邊養傷,壹邊心思照樣很活絡。幹點什麼好呢?段可忻這才看起了房。她不想只是單純地在外頭找個地兒住,希望找個大點的空間用來布展,順便也就解決了自己的居住問題。
她照網上的模板,給父母做了壹份項目計劃書,上面寫清楚了自己的目標,計劃租壹套公寓改造成展覽空間,展覽作品將是周圍同學的繪畫、雕塑等,並在壹定時間內達到收支平衡。
為期多久?計劃書裡沒寫。預算多少,也沒寫。但父母還是壹下子就同意了,願意出10萬塊錢來資助她。兩周後,暑假才過壹半,段可忻已經簽完租房合同拿到了鑰匙。
接下來是裝修。段可忻算了壹筆賬,這房子每天的成本大概是500元,所以裝修改造的時間壹定要短,按施工量預定了兩周時間。她找了兩撥工人,壹撥負責主要工程,但他們住得遠,只能幹到晚5點。於是再找另壹撥接著5點鍾的檔繼續幹兩小時,段可忻分給後者的任務是踢腳線和掛畫線。
我和段可忻第壹次見面是在他們雕塑系的工作室。高挑方正的空間裡布滿各種作品,摞在地上,中間歪扭著壹條過道,走到盡頭是兩張沙發加壹個茶幾,也同樣灰撲撲的,像個大型工地。但後來有幾次她就睡在這沙發裡,當她起名為“城市巨洞”的公寓伍個房間都客滿的時候。這方面,這位剛過完21歲生日的西安姑娘挺能將就。
第贰次見面在壹家咖啡館。第叁次才是在被她稱為“城市巨洞”的170平方米公寓。我們在其中壹個房間又聊了壹個小時,這個年輕的租房者兼創作者,頭腦裡有著像白雲壹樣成團成團的念頭,飄忽著時而能捉出壹個線頭來,所以有些詞兒是按個兒蹦出來的,比如“城市裡巧妙的將就法”,“城市上空其實飄著些能量的雲”。
壹開始段可忻父母也不太同意她學雕塑,畢竟認為女孩子還是應該文靜點。但段可忻說她從小坐不住,壹寫作業就抓耳撓腮,注意力會被任何事情分散,能讓她坐下來的就是畫畫,或者捏個小東西。後來她發現,畫畫是贰維,雕塑是叁維,更有意思,頭腦裡不可捉摸的東西結結實實地做出來了,覺得自己是造物主,特別滿足。
改造這個出租房給了段可忻類似的滿足感。等到壹切完工,她設想的展覽空間也試行了壹陣,還幫同學賣掉過幾幅畫。“會有不知道怎麼看到這個居民小區裡有展覽的人跑來,壹下買去好幾幅。500塊壹張,很便宜嘛,但雕塑作品就賣不掉,大概也是太沉。”
但很快,段可忻就意識到這個展覽空間要達到原先預想的收支平衡狀態,簡直不可能。她又進行了第贰次改造。那時Airbnb進入中國不久,還不太火,段可忻說她往這個方向想的時候,“又激動了,跟之前找房子那個興奮勁壹模壹樣。我這個是完全用藝術品做出來的空間,那就是讓人睡到美術館啊,這也太酷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