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12-18 | 来源: 十点视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陈凯歌 | 字体: 小 中 大
她追求极致,不放过任何一点细节。
曾经满怀理想的她,曾经经历过艰苦岁月的她,曾经体会过拮据无力的她,抓住每一个机会向世人证明自己的价值。
从少年走向高峰,她经历中的坚韧展露无遗。
1969,白衣飘飘的时代。那年,李少红14岁。
年少的李少红独自穿行数千公里的距离,从北地山东到了南方的四川,成为了独立团第二师年龄最小的一个兵。
在本该天真浪漫的年纪,她身着军装,和30个女兵一起被分到了男兵连。
在部队里,严格的训练,铁一样的纪律,风吹日晒,雨打霜摧。
李少红用14岁稚嫩的肩膀,全部扛了下来。有时真的走不动了,她也不肯让别人帮忙背她的包。
回忆那时候,她说:“那个年代,在我心中是中性的。”
近十年的军旅生涯,为她提炼出了一份男孩式的英气。
以后的岁月里,在她镜头底下的人物,无论太平公主也好抑或是武则天,都自带一股子特立独行无问西东的刚毅。
10年后,李少红的军旅生涯结束,恰好赶上国家恢复高考。
那一年,报考年龄限制正好卡在她的岁数上,彼时李少红心里明白,这一回如果上不了岸,恐怕机会渺茫。
深思熟虑过的她,决定报考北京电影学院。
但北影竞争何其激烈,几万名考生中,只会录取几百人,录取率不到10%。
就连本身就是导演的母亲也认为李少红胜算不大。
但李少红可不认这个命,既然决定了,那风雨兼程,硬着头皮也要上。
更何况,天生硬骨头的她,关键时刻总能迸发出惊人的能量。
上考场那天,她穿着一身粗制黑布衣裳,肃穆且自带一种军人独有的威严感。-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