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19-12-21 | 來源: 時尚芭莎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截至今天,陳思誠監制,柯汶利導演,肖央,譚卓,陳沖主演的電影《誤殺》已上映八天,票房突破4億,
吸引4億票房的《誤殺》除了電影中緊張刺激的劇情,全員在線的演技也被觀眾們拿出放大鏡對准,
陳沖飾演的警官拉韞在和李維傑壹家激烈對峙時壓迫性的 #陳沖眼神# 今日沖上熱搜 ,其實監制陳思誠早在和芭姐的對談中對此早有過預言:
“我特別給她留了壹個鏡頭,你如果看電影就能看到,是壹個長鏡頭。我說這個鏡頭,我壹直跟沖姐說,演好了我覺得是應該可以拿獎的。”
關於這部電影直觀呈現的情節反轉和演員演技都被拉出來討論過壹輪之後,芭姐今天想要分享的是情節之外,監制陳思誠的觀點:
“聊這個我們如何殺人的軌跡,聊推理的細節,我覺得這些都是有點輕視這個電影了。”
作為壹個典型的類型片,劇情的口碑也許就是票房致勝的關鍵之壹,為什麼監制陳思誠卻對《誤殺》有著“多余”的野心?
於他而言,他想做的遠遠不止是原作那樣的“爽片”,而試圖將影片拉到社會意義的層面上探討“不公”,希望觀眾在關注劇情之外有更深層次的反思。
“到底什麼才是誤殺,誰在這裡被誤殺的,或者我們真正要表達的,其實我們人人曾經都被“誤殺”,或者我們“誤殺”過別人。”
對於監制陳思誠來說,這是他希望站出來發聲的話題,
因為於他而言,“我也是網絡暴力的受害者,”
當你給別人貼上“渣男”、“油膩”、“沒演技” 或者“男神”等標簽時,對壹個人的棒殺和壹個人的捧殺都是誤殺,
我想要撕掉這些標簽,所以我希望我們的電影能夠‘破圈’。”
芭莎電影 對話 陳思誠
BAZAAR:很多監制包括制片人其實在每壹部作品當中的參與程度是不壹樣的,作為這次《誤殺》的監制,這次主要參與了哪幾個方面的工作?
陳思誠:我可能屬於那種比較操心的監制,其實之前,很久以前就有各種項目來做我監制了,甚至有壹些項目,說你只要掛個名就可以,但我覺得我不是那種掛名的監制,我可能是那種事無巨細都要去對整個影片質量負責的監制,所以我不會輕易的去監制壹部電影,因為我覺得既然你要掛了自己的名字,你就要對這部片子的質量負責。
所以我認為《誤殺》是我從劇本端就開始進入,包括導演也是我確認的導演,演員也是我確認的演員,整個大概的風格走向其實都是我基本確認的。甚至包括宣發,我都會參與。
所以你要說哪個環節,其實基本上我滲透到所有環節,全流程都會滲透。我覺得未來這也會是我自己對監制這個工作的,我認為的壹個方向。
我是需要對整個電影負責的那種監制,不是那種掛著虛名拿著錢,然後不管太多事情的那種監制,不是。
BAZAAR:你跟導演的第贰次合作是怎麼促成的?
陳思誠:因為在找我做這個事兒的時候,正好是我在泰國拍《唐人街探案》的網劇,時間來講,第壹他是最合適的,因為他已經拍完了《唐人街探案》的第壹個故事,從時間來講,柯汶利是最合適的。
柯汶利他是壹個馬來西亞導演,我壹直說他的影像和他的感受更國際化壹些,這個電影我們把他的故事放在了泰國,反映的是壹些華僑生活。
我覺得柯汶利作為馬來西亞的華僑,他其實他在感受上可能會更接近我們整個故事裡的那些原型。
BAZAAR:在拍攝過程當中,您是怎麼規避前作會存在劇透這些因素的?
陳思誠:因為其實它並不只是壹個推理片,我認為《誤殺》是壹個具備很強的社會話題的片子。
我壹直在跟我所有的宣傳團隊說,我更希望的是大家看過這個電影以後,不是說去聊這個我們如何殺人的軌跡,聊推理的細節,我覺得那麼都是有點輕視這個電影了。
其實這個電影表現的是雙重核心,我認為第壹個到底什麼才是誤殺,誰在這裡被誤殺的,或者我們真正要表達的,其實我們人人曾經都被“誤殺”,或者我們“誤殺”過別人。
還有壹點,我們這個英文名”Sheep without shepherd”, 用《聖經》裡的話講叫烏合之眾的壹個解釋,也是我們最深層次的。
BAZAAR:所以在這個故事當中,也有參考壹些社會的話題。
陳思誠:不是參考,是這個故事本身具備社會話題性的可能。
包括這種未成年人的犯罪,包括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如何在這種犯罪或者危險臨近我們的時候,我們如何做自我保護,在這種自我防衛過當的時候該怎麼去處理,我覺得他都涉及了很多層面的這種社會話題,它是本身具備這種東西的。
我覺得原來印度版他更注重的是這個手段。還有壹個最後落點只是在壹個底層如何挑戰權力機構。說白了,它是這樣的壹種所謂的爽片。但其實我們不是,我相信我們的留白也好,我們的關注點也好,是可以給觀眾更多的深層次解讀的。
BAZAAR:你怎麼看幾位主創的表現?
陳思誠:沖姐壹直說,包括剛剛我們的發布會,她說她都在做壹次挑戰,因為她以前沒演過這種類型的電影。
其實包括現場,因為我最重要的兩場戲,我是在現場去幫著拍了。我認為演員的表演很重要,就是因為你壹開始有幾場戲把他整個的表演節奏和表演感受定格,調子定好了以後,他們後面哪怕我不在,他們都知道怎麼去演。
所以在現場的時候,記得特別清楚,沖姐會說你真的確定我的語速要這麼快嗎?要這麼快的說話嗎?她說我從來沒有演過這麼快說話,我生活裡也不會這麼快說話。我說沖姐,因為這是壹個類型片,你不會這麼快說話,但是拉韞會。
用她的話,是破過1000個案子的壹個女探長,而且是個神探。她會非常快的用她的邏輯推理,把台詞說出來,既准確又嚴絲合縫,又壹針見血,又有極強的邏輯。
但這些東西我說可能沖姐是你需要去挑戰的,你看其實好萊塢的類型片那些台詞節奏都非常快。我們倒不是說刻意的去效仿好萊塢,但確實那個人物在那個環境下必須得那樣的語速,大家才覺得是對的。
所以這壹次沖姐我覺得也開發了她很多她以前始料未及的東西,包括我跟她壹直在形容,我說的就那種野獸感,我說的就是壹條母狼。
狼給人的感受,你說她是凶狠的猙獰的,但狼對自己的孩子,那種舐犢情深的感覺的時候,那種母性的東西有。所以她兼備壹種母性的母愛,和壹種魔鬼的那種東西,獸性的東西,我覺得這事兒是特別有意思的。
而且我特別給她留了壹個鏡頭,你如果看電影就能看到,是壹個長鏡頭。我說這個鏡頭,我壹直跟沖姐說,演好了我覺得是應該可以拿獎的。
沖姐真的是完成的非常好,整個長鏡頭下來,從她知道自己兒子已經可能遇害,我們就跟著她拍,沒有任何剪輯點,找到這塊以後坐下,是她自己發現,她看到了孩子有可能被害的證據,坐在那,特別腿軟,那壹瞬間她就是壹個失去了自己孩子的母親。
到後面副警局局長問她怎麼辦,她壹個低頭,含著眼淚在臉上。抬頭以後,瞬間從壹個母親變成壹條母狼的感受,我讓她是壹個鏡頭下來的。就是說“把他們給我抓起來,全部!”
我需要壹個鏡頭裡面讓她從零度變成壹百度的這種表演。沖姐演的挺好的,我覺得這個東西是演員特別渴望能通過角色得到的,我以前做演員我特別希望自己這輩子能遇到這樣的角色。
但其實演員很被動,很多角色是可遇不可求的。我相信這次沖姐他們演的都很過癮,包括老肖,包括譚卓。
BAZAAR:怎麼說動陳沖參與這次創作的?
陳思誠:劇本給她,然後告訴她要相信我,就OK了。
BAZAAR:其實是壹個很順利的溝通。
陳思誠:很順利,我認為很順利。對,我認為我們對好的東西的認識是壹致的,只不過你要告訴他為什麼。
BAZAAR:很多自媒體在拿《誤殺》跟《少年的你》做類比,你覺得《誤殺》承載了什麼樣的社會意義?
陳思誠:《少年的你》我看過了,我也很喜歡,我認為曾導是壹個非常細膩的導演。但我們的影片類型其實跟《少年的你》不壹樣,我們更類型片。
我們的整個的影像和整個的節奏,和整個的講故事的方法,其實比《少年的你》更類型壹點,我們沒有特別多的肩扛,沒有那麼多的特寫。
其實大家看完會覺得他是壹個比較成熟的商業電影類型,我們其實這個《誤殺》我認為的視角可能會比《少年的你》更廣泛壹點。
因為《少年的你》主要講的是少年暴力、少年犯罪。但其實我們的校園暴力少年犯罪只是我們的壹個點,我們更大而化之涉及到整個我覺得是人類人性上面的壹些東西,
就像我說的這個話題,到底什麼才是烏合之眾的話題,到底什麼才是誤殺的話題。
我覺得這點可能我們的東西更寬,但也有可能我們的火力不夠集中,反而不容易更集中火力去打到壹個經典人群。
因為《少年的你》很經典人群,他們可能對中學生、高中生、大學生這些人,會變成壹個非常強有力的支撐他們票房的壹個點。
但我們可能這種泛社會話題性反而不容易,因為我們點比較散。其實這才是我壹直在跟宣傳團隊們在說的,我說你們壹定得努力做到破圈,得努力讓大家知道我們到底是怎麼樣的壹個電影。
BAZAAR:第壹次當監制,這算不算壹個新的開始?
陳思誠:對,我會通過監制不同的電影去拓寬很多可能性,我未來可能會監制很多很多類型的電影。
因為我覺得我的創作力現在目前為止是壹種特別蓬勃的那種狀態,我是有特別多強烈想表達欲望的這種人。
但我導演的東西,第壹太短了,最快壹年才壹部,我覺得滿足不了我想講述的欲望,滿足不了我那麼多獵奇的點。
還有壹點,可能由於我自己慢慢導演,可能我會有壹些片子會覺得不適合我來做,但我可能會找更年輕的導演來壹塊兒做。
所以我不會停止監制這個工作,也希望能為咱們電影產業培養出更多好的青年的導演,尤其是這種具備類型性可能的導演。
因為我壹直認為想要中國電影好,首先得要產業好,產業好的意思就是真的得變成壹塊特別肥沃的土壤。
如果連土壤都死掉了,那上面就不可能長出各種各樣的花朵,對。所以其實如何能為中國電影產業盡壹些自己的力量,是我壹直在去希望能做的事。
BAZAAR:最後用壹句話推薦壹下電影。
陳思誠:壹句話就是它真的很好看,看完以後又會真的讓你想到很多東西。所以希望大家相信我,走進電影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