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1-06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潛規則 | 字體: 小 中 大
壹名外賣騎手在送餐途中 供圖/新華社
▲倒計時10分鍾、5分鍾、1分鍾都會提示,目的是提示騎手不要晚點
壹日叁餐點外賣,不想出門找代買,外賣平台的發展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但你知道嗎,每壹份准時送達的背後,都有壹個外賣小哥在“爭分奪秒”。為賺取每單不足5元的配送費,無論風雨,不管寒暑,他們不停地往返於商家和客戶之間,遇到交通意外是否有保障?碰到客戶給差評有何損失?如何才能提供最優質服務?近日,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到了壹些普通的外賣騎手,聽聽他們對這份工作有何想法。
外賣平台定位愛出問題
計算時間和距離“缺斤短兩”
技術的發展,讓外賣輻射的區域更大,地點定位和送達計時顯示得也更加准確,正因如此,騎手的工作強度也越來越大。
最近兩年,各外賣平台逐步降低了送餐的單價,從每單最低6元下降到不足5元,像過去那樣月入過萬的騎手越來越少。騎手們要想掙更多的錢,就要跑更多的訂單。外賣騎手趙磊向北青報記者介紹道,對於騎手來說,接單的壓力主要還是在送餐時間上。因為平台給出的送達時間是從商家接單開始,商家出餐後,騎手取餐、送餐,相當於商家和騎手是壹個接力棒,商家出餐慢,消耗的時間就必須由騎手給“追回來”。
“有些商家壹下子接的單扎堆兒了,或者有客人點了幾個復雜的菜,出餐時間就有可能慢,平台可能給了50分鍾送餐,商家出餐用了40分鍾,騎手的時間就只有10分鍾。”趙磊說,雖然在訂餐平台上會將騎手取餐和送餐的時間分開顯示給顧客,可對於顧客來說如果等待時間過長,他們不會去仔細計較到底是商家出餐慢還是騎手送餐慢。
跑外賣兩年來,趙磊發現,各外賣平台都有個潛規則:那就是手機上顯示的距離總是比道路導航顯示的距離短。
他拿著手機跟北青報記者舉例,比如從巴黎貝甜(舊宮萬科店)到垡頭翠成馨園的壹單,在騎手的手機上顯示是9公裡,但是如果用百度導航的話這條路線最短距離卻是9.6公裡。再比如從蠍王府羊蠍子(潘家園店)到華貿公寓2號樓,手機端顯示是5.1公裡,但道路導航顯示最短5.4公裡。
“平台顯示出來的距離,全都比導航顯示出來的要少。路程越遠的相差越多,平均壹單能差出500米,如果我同時送叁單,能差出1.2公裡,時間上就要多跑出5分鍾,甚至10分鍾。”
在趙磊發起的騎士聯盟的微信群裡,騎手們也都認為平台在計算時間和距離時“缺斤短兩”,有騎手用百度導航丈量了平台上提供的10個訂單,全部比導航距離短。
騎手們認為,這種情況會帶來多種不利影響,壹來會給騎手帶來錯誤的判斷,以為距離近可以多跑幾單,結果跑起來發現距離不准,導致訂單晚點遭受處罰;贰來距離縮短後,騎手的派送費也會相應減少,雖然可能只是減少幾毛錢,不容易被察覺,但積少成多,壹天下來壹個騎手就會虧拾幾元錢;叁來,下單的顧客也會潛意識覺得距離很近,增加了顧客的急躁情緒,而騎手為了追回路程差距只有加快速度。-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