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2-18 | 来源: 财经杂志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新冠疫情 | 字体: 小 中 大
压力层层向下传导,最后压到基层。
这名社区工作人员说,疫情期间每天都会收到各种上级指示,但可行的很少,例如给居民送口罩,“我们根本没有口罩怎么送”?还要求在给被隔离的疑似患者送物资时,对方必须签收,“我们都要避免接触,怎么可能签字”?
社区工作者面临的最麻烦的事,是源源不断的填表格和汇报工作。“一件事情要解决,至少要填8张表格,每天还都不一样。发生任何事,第一时间就要求我们拍照、合影。”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本来可以半小时就完成的工作,往往要花一小时以上的时间。
《财经》记者在他所在的社区服务中心看到,打电话过来要求派车送去医院的发热病人源源不断,还有发热病人直接赶到社区服务中心要求就医。但社区保障车队的司机并没有专业的防护装备,不具备运送发热病人的能力。拨打120电话也需要等待,有的甚至已经排到了两天后。
这种情况持续数日。2月12日下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门口,还坐着约10名确诊病人,他们来自武昌区的不同社区,社区接到通知称,当天可以将这些病人转到雷神山医院,救护车会在下午1点半抵达。
他们一直等到下午5点,救护车仍然没来,一位年纪较大的患者已经出现明显不适。他正在医学院就读的女儿许月一直在拨打包括市长热线在内的所有能找到的救助电话,最终得到回复:4个小时候内会上报到防疫指挥部。
一位路过的政府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立刻帮忙联系区防疫指挥部,但他坦言:“雷神山医院是一边建设、一边收治病人,现在可能还没有新的病床空出来。”
下午6点,有社区书记告诉许月,当晚一定会送到雷神山,但不确定具体几点。7点左右,社区工作人员把病人转移到附近的武船中心医院,在医院大厅继续等待,并发放了盒饭。
晚上8点,他们接到通知,雷神山医院确实没有准备好,改为转去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晚上9点,在冷风中等待了8个小时后,救护车终于抵达。
路过帮忙的政府工作人员对《财经》记者表示,政府各个部门人手都已经透支,他们每天都能接到上百个求助电话,只能选择最紧急的情况处理。
2月3日晚,武汉市连夜在洪山体育馆、武汉客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辟三所方舱医院,用于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截至2月12日,武汉市已建成方舱医院11家,计划床位9029张,可开放床位6929张,已使用床位5101张。
2020年2月12日,位于武汉体育中心的方舱医院正式启用,提供1100张医疗床位。来自安徽医疗队的王鸿(左)准备接收转运来的患者。图/新华
截至2月13日,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达到40余家,床位增加到1.2万张,将全部用于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武汉市和湖北省的力量显然已经无法独力应对雪崩般的疫情,其他各省区直辖市、解放军、中央政府的援助纷至沓来。
据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2月13日介绍,全国19个省区直辖市共派出25支医疗队,实现对湖北省16个地市需求的全覆盖和全满足。根据湖北省各地市的需要,在派出力量的同时,还要增派50%的力量作为储备,力争做到让增援力量等患者、等任务。
1月24日除夕夜,陆军、海军、空军军医大学紧急抽组三支医疗队各150人,分别从重庆、上海、西安搭乘军用运输机,驰援武汉。
2月2日凌晨,空军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分别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起飞,向武汉紧急空运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58吨物资。当日,在火神山医院移交仪式前, 950名军队医护工作者与先期抵达的450名医疗队员“会师”火神山医院。-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