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2-19 | 来源: 腾讯大家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腾讯 | 字体: 小 中 大
在武汉肺炎疫情最危急的时刻,官方删帖控评仍在继续。发表在“大家?腾讯新闻”的《武汉肺炎50天,全体中国人都在承受媒体死亡的代价》,直击此次疫情的症结,但很快遭删除。
文章的署名作者为陈季冰。据百度百科显示:陈季冰是着名媒体人。《上海商报》评论版主编。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第二学士);曾经在《文汇报》、《上海经济报》(该报后改刊号为“第一财经日报”)任职。
文章发表于1月27日,以下是文章全文:
武汉肺炎50天,全体中国人都在承受媒体死亡的代价?
注:原文2020年01月27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大家·腾讯新闻”(微信号:ipress),作者未知,后被删除。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
在我动手写这篇文章之初,一团沉重的阴霾正向我和家人头上压来。
我目前居住的上海市长宁区某居住小区公寓楼里有一户人家是武汉籍,共有五口人。一对老夫妻(外公外婆)不久前带着小孩子回武汉过年,大约是看着形势不对,在武汉封城的几个小时前(23日晚,也就是俗称的小年夜)连夜返沪。
开头两天还比较平稳,大年初一(25日)下午起,外公开始出现发烧症状。
此刻,一家人已自行去附近的医院就诊。
左邻右舍们都惴惴不安,不知接下来会如何?
1
我是一个拥有近30年新闻工作经历的媒体人,自然对这场仿佛“突然之间”席卷神州大地的疫情中的媒体角色格外关心。
纵观新闻媒体对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或“新冠病毒”)大爆发的反应,1月20日那天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分水岭。
在1月20日之前,关于绝大多数关于“新冠肺炎”的报道来自武汉和湖北当地的官方媒体。这些报道大多服从一个主基调,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病毒“危害有限”,并且是“可控的”。比如说,有专家言之凿凿地称,这种新病毒不能“人传人”等等。
期间还发生了8位武汉市民因在社交媒体上“造谣”而被谈话的事情。
虽然第一例患者的出现是在2019年12月8日,但之后的40多天里,可以说新闻媒体对受众发挥的一直是“安抚”功能。
自然地,别说是全国其他地方,就是在武汉当地,气氛都是一派祥和。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第一则通报则是在2019年月12月31日发布的。我觉得,倒不能因此过多责怪武汉市卫健委在这方面反应迟缓。一种人类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病毒的发现、分离、筛查和确认,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