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2-19 | 來源: 陳季冰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這期間,我看到許多外媒連續報道了此事。但由於事發在中國,事發地又在海上,這些報道大多語焉不詳。讓我感到震驚的是,這麼大的壹起公共災難,全世界媒體都在努力試圖探究原委,但中國國內媒體,除了《財新周刊》等極少數幾家,幾乎不見只字片語!就發生在上海邊上的事,上海的老百姓好像也無人關心,甚至自媒體上道聽途說的文章及微信朋友圈裡的轉發的小道消息都極少。
撞船事件為何發生?失蹤船員營救和滅火進展如何?爆炸造成油品泄露的概率是多少?泄露以後對東海造成的污染損害程度有多大?……所有這些問題,難道不都是事關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嗎?難道它都不如同期發生的“李小璐出軌”對我們更重要?
這使我想起《世說新語》裡的壹條筆記,說有幾個人在壹起比賽作“危語”。壹曰“矛頭淅米劍頭炊”,贰曰“百歲老翁攀枯枝”,叁曰“井上轆轤臥嬰兒”,最後壹人說道:“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旁邊人忍不住驚呼出聲:“實在太危險了!”(見南朝·宋·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第61條)
我近來經常覺得,我們的社會正越來越陷入這種“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境地。
人們常說,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其實,新聞業就是整個社會的晴雨表或布谷鳥。在今天這樣大規模、開放的陌生人社會,人們每天都在和不認識的人、不熟悉的事務打交道,比以往更需要了解全世界、整個國家,以及自己生活的城市和社區的狀況:它現在是個什麼樣子?有些什麼樣的優勢和缺陷?正面臨著哪些問題和挑戰?……高質量的新聞媒體通過對各種事關重大公共利益的新聞事件的及時報道和深入分析,為人們解答上述這些問題,從而勾勒出壹幅社會的概貌。沒有這樣壹幅概貌圖,人們將無所適從。
就好像氣象台應該向居民報告明天是晴天還是下雨,是刮風還是打雷。如果它不做這些正經事情,而是喋喋不休地告訴我們:范冰冰喜歡在雨中與情人接吻、汪峰愛在大熱天吃涮羊肉……那麼,我們又將如何安排我們明天的出行?
但這就是今天中國新聞媒體的真實寫照。
贰.
可以說,除了像《財新》周刊和《新京報》這樣的極少數,今日中國已經很少有真正稱得上合格的新聞媒體。這是壹個多麼可怕的真相!
不久前,當我把上述感慨發表在微信朋友圈以後,立刻就收到了許多朋友的留言。其中絕大多數是反駁,有些從語氣看得出來還相當不快。個中滋味想必不少人大概也能夠猜得到壹贰。
套用壹句人們常說的話,我並不是外賓,也不想裝外賓。我自己就在新聞行業裡度過了半生,還有多少人比我更了解我們這個行業的窘境。我並沒有責怪中國的媒體及媒體中人的意思,責怪他們就是在責怪我自己。我只是想要指出這樣壹個需要重視和憂慮的客觀事實:在這個新媒體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的生機蓬勃的新時代,中國的新聞生產及新聞產品的質量變得更糟了,而不是更好了。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