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2-19 | 來源: 補壹刀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新冠疫情 | 字體: 小 中 大
贰是審核困難。 多地出台了限制農民工出行的政策,想要外出務工的農民工需要持用工單位開的復工證明到村委會開離境證明,再持離境證明到鄉鎮蓋章,審核通過才能外出。
原則上,很多地方實際上是不鼓勵人員流動的,因此審核把關較嚴,即使交通沒有阻隔,農民工也被繁瑣的審核程序鎖在了家裡。
叁是務工地不予接收。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少數外出的農民工主要是通過自駕私家車方式到達務工地,到達以後部分地方要求就地隔離14天,隔離費用自付,部分地方則在高速路口或者小區門口對外地人直接勸返。
有少數農民工長途開車返回後又被勸返,返回家鄉後又被要求隔離14天。因為擔心外出以後當地不接收,很多農民工也不敢貿然外出。
2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雖然中央已經提出了統籌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要求,但在中西部勞動力流出地區,各地的地方政府仍然對勞動力流動持比較保守的態度,仍然沿用疫情蔓延時期的封城封路等方法來進行疫情防控。
雖然各地都已經提出了復工復產的要求,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地方政府潛意識裡卻將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對立了起來。
最主要的體現就在於,封城封路仍然被作為疫情防控的主要方式;而封城封路必然會限制人員物資的流動,必然會影響到復產復工。
在屬地管理要求下,地方政府首先考慮的是本地轄區不要出現疫情,因此,通過交通封堵的辦法來管控外地人口的進入,實現社會的靜止化。
如此壹來,就出現了縣、鄉、村層層設障、各自為戰的局面。由於封城封路的措施的大面積實行,交通難以恢復、生產要素難以流通、產業鏈也難以打通,已經成為了阻礙復工復產的最大阻礙。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