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3-19 | 来源: RFA | 有11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于19日发微博称,方方关注民间个人不幸的视角是文学最生生不息的源泉,戳到了集体心理的痛处,但是抗疫主旋律不会被方方日记掩盖:
“到今天这个时间点上,与新冠疫情的战斗对中国人整体信心的加分已经超过了减分。完全可以预见,随着疫情在世界上的进一步扩散,这样的加分会越来越多。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做好了,有限的‘方方日记现象’并不会成为人们信心增加的障碍。”
一旦软埋,永无人知
早在2017年,方方的小说《软埋》因讲述土地改革造成的家庭悲剧,而遭到极左人士包括前中共中组部部长张全景、解放军上将赵可铭等人的批判围攻,之后下架停印。
方方在该书后记中写道,人死之后没有棺材护身,肉体直接葬于泥土,这是一种软埋。而一个活着的人,以决绝的心态屏蔽过去,拒绝记忆,都是被时间在软埋。一旦软埋,或许就是生生世世,永无人知。-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