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3-27 | 來源: 中國民航網絡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從核酸檢測到流調大廳,雖然僅有 200 米距離,但全部旅客均專車駁運、專人護送,確保人人接受流調;進入等候檢測結果的休息廳,所有旅客按照飛機上座位編號對號入座,確保精准識別,避免新的交叉;旅客進入休息廳和再次登機 / 轉運前,均需接受連續兩次測溫,確保無發熱症狀,測溫全程視頻記錄,杜絕信息死角;對於登機入京、120 轉運和地區組接收的全部旅客,各方嚴密交接,做到旅客、行李、信息同步交接,同步入京或進入社區,確保全程閉環、國門安全。
旅客分流為肆部分
凌晨 2:57,全部核酸檢測完成。在全流程閉環管理下,248 名旅客經歷叁輪篩查被分成肆個部分:22 人,由 120 送醫,其中 2 人核酸檢測陽性;44 人,為核酸檢測陽性旅客的密切接觸者,被送到隔離點集中隔離;34 人,交蘇浙皖 3 省及本市 16 區接收轉送(其中上海 9 人、浙江 14 人、江蘇 10 人、安徽 1 人);148 人,排除風險後登機飛往北京。
另外,機組 17 人,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留在上海由航空公司自管。重新起飛的航班更換了機組。
雖然等候時間長、相關流程嚴密,但旅客們都積極配合。壹位旅客說: 陣容太強大了,感覺更安全! 另壹位旅客則說: 既然回國,就要服從國家安排。
首個目的地為北京、第壹入境點為上海的國際航班,采用了全新的流程,建立了最快速、專用、全封閉的入境檢疫、出關、留驗、就地隔離分流、原機回京的 北京分流航班處置模式 ,再次檢驗了上海海關、邊檢、公安、衛生、機場和地區政府的通力配合與高度協同。
文字來源:新民晚報
圖片來源:上海海關、上海機場集團、看看新聞網
最後看看
內蒙古自治區的硬核措施
以多層次閉環式防控體系
處置保障分流國際航班
3 月 25 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伍拾壹次新聞發布會。
3 月 20 日起,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成為近期目的地為北京的國際航班第壹入境點之壹。截至 25 日 11 時,內蒙古自治區以多層次、全鏈條、立體化、閉環式防控體系,順利完成 7 架分流航班、1352 名旅客的處置保障任務。
截至 25 日 9 時,內蒙古自治區在分流入境的國際航班中篩查發現 2 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0 例疑似病例,均在指定醫療機構接受治療。有 1314 人在呼和浩特市就地隔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