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4-11 | 来源: 思想地图 | 有9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感染金字塔图,很多人认为这个病毒没那么可怕,因为重症率和死亡率低,其实事实恰好相反,就是因为nCov的重症率和死亡率低,这个病毒才比SARS可怕多了。
那些被迫去医院治疗和确诊的大部分都是症状已经比较明显或病情较严重的感染者,而大部分轻症和无症状者甚至都不一定知道自己已被感染,或企图靠自身免疫力硬扛过去,所以也不会去医院确诊隔离治疗,这种特性使得隔离和防控工作特别困难,大幅增加了病毒的传播能力。???
冰岛是现在全球各国中检测覆盖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通过大量的检测获得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数据,比如冰岛所有确诊患者中接近6成是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比国内高一个数量级,和之前日本邮轮上的测试结果,以及2月初时的北海道大学的研究结果高度接近(北海道大学2月初报告称约半数患者无症状,如图)
麻烦3: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强传染性
日本NHK电视台之前放过一个关于新冠状病毒的紧急报告,根据北海道大学最新研究,在其跟踪的50多个案例中,无症状感染者平均3.4天后就能感染其他人,而且差不多一半的案例是被无症状感染者所感染的。
《柳叶刀》杂志之前发了篇论文说:
Rec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even someone who is non-symptomatic can spread COVID-19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conventional measures of protection, such as face masks, provide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流感病毒为什么传播力那么强,每年光在美国就能让几千万人感染?一个核心原因就是无症状感染者比例超高,高达56%~80%,所以新冠病毒从传播力上与SARS和MERS等冠状病毒相比,其实更接近流感,传播力远强于SARS,MERS,当然致命性比SARS和MERS弱,但又远强于流感,重症率超过流感10倍,致死率超过流感20倍,如果综合考虑传染性和致命性两个关键因素,新冠病毒的综合战斗力其实比流感,SARS,MERS都强。
麻烦4:高温效果可能不大
从东南亚、非洲、南美等现在天气比较热的地区,的新冠增长曲线看,和温带、寒带的增长曲线并没有明显区别。热的地方之所以确诊少,是因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都在北温带,热带、亚热带的穷国更多,检测能力跟不上,并不是高温导致感染的人少。
JAMA今天发了一篇论文,一个有意思又比较恐怖的传播途径,讲的是江苏淮安公共浴场的新冠传播案例:
这个案例有意思的地方是浴场。这是一个正规浴场(不是大保健),男宾区面积是300平方米,有浴池,有桑拿。温度也很高 25 到 41 °C,湿度在 60%.
结果先后有 9个人感染了新冠。而且还不是同时感染的。
第一个病人是有武汉接触史,1月15号开始咳嗽, 18号去洗澡,19号开始发烧。然后第2,3,4个病人是19号去的浴场,分别在6到8天后开始有症状。5,6,7,8,9 都是后面几天去的,也分别在后面几天开始症状。最后这些人都在2月初被确诊阳性。
这个研究成果有意思的地方在于:1.温度,湿度。2.非直接接触。
也就是说,1. 病毒并不会随着高温消失。2. 病毒在高湿度环境下,可能气溶胶传播。
麻烦5:新冠防治是否成功取决于最弱的国家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制度刚好能防治住新冠,可能是应对新冠效率最高的制度,碰巧了;还有科技能力。当然,东北的那个东北国家也行。就看按下全社会暂停键的能力有多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