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5-02 | 来源: 金融晓生 | 有338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新冠疫情 | 字体: 小 中 大
大意是,病毒在传播中,变异发展成了ABC三种。
A型是与蝙蝠和穿山甲体内发现的新冠病毒类型最为接近的,被认为是新冠病毒爆发的根源。
B型是A型病毒经过两次变异而成,是武汉最常见的病毒类型,在中国本地变异缓慢,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变异则迅速。
C型经过B型一次变异而成(B型的“女儿”),通过新加坡传入欧洲。
回到A型。武汉当然也存在A型,最早感染A型的美国人就是在武汉长期居住的。他们最后回到美国,在美国确诊。
病毒四处传播,在过程中是可以不断变异,形成新的分支和谱系的,美国发现的病毒在源头上古老,是因为变异缓慢,但通过旅行社,都可以追溯到中国武汉。
这是看完这则新闻全文及大致浏览论文后的英语世界读者的直观反映(不考虑政治偏见和取态)。
这个案例和更早时候的一个美国起源论《台湾节目追溯新冠病毒源头,然后追到美国去了》逻辑是完全一样的。当时,节目嘉宾援引了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华南农业大学和北京脑科中心在chinaxiv论文预印本网站上联合发布的一篇论文,错误理解,认为COVID-19病毒的爷爷版本只能在美国找到,中国只有孙子版本且找不到爷爷版本,因此推理COVID-19起源美国。
在3月初中旬时就有一些文章。《驳斥阴谋论!中科院新冠病毒论文中美国基因组的来源分析》(20200303) http://985.so/paHT
《批驳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六个错误假说》)(20200314) http://985.so/paHV“第六个错误假说:“病毒基因单倍型辈份说”
《新冠病毒源头在美国?》(20200310) http://985.so/paHY
论文原文:《Decoding evolution and transmissions of novel pneumonia coronavirus (SARS-CoV-2) using the whole genomic data》? http://985.so/paJa;http://985.so/paJd
论文里面讲得很清楚,几个爷爷辈的单倍型(H13、H38)都是有武汉/中国旅行史的。武汉找不到“爷爷辈”单倍型的原因和采集病毒样本的时间有关。武汉的样本采集时间是2019年12月24日和2020年1月5日,采集时间较晚,此时爷爷辈的单倍型可能已经被父辈、孙子辈的单倍型替换。
这个论文在社交媒体上被错误解读的逻辑与方式和剑桥大学论文几乎完全一样。都是由个人对学术论文刻意断章取义或误读,然后通过等社交媒体进行传播。
大多数公众一方面完全缺乏相关领域的知识与训练,另一方面不会阅读英文(这些论文都是用英文撰写),所以一看到引用学术论文,就会信以为真。
利用对学术论文的断章取义或误读来传播代表特定政治立场的观点(即“COVID-19美国起源论”)是这次疫情里的一大特色。
其实如果有人出来做一个民调,一定会发现一个趋势:
——对方方在海外出版日记越不满的人(爱国人士),越有可能相信病毒的美国起源论;
——越是同情方方在海外出版日记的人(体制批判者),越有可能相信病毒的中国起源论。
当然这只是个大趋势,不是绝对的,不能简单适用到每一个人。
目前看,这些科学论文都很清晰地指向武汉(或更广的范围,即华中/华南地方)起源,也就是最早的病毒携带者都有武汉/华中/华南居住史/旅行史。这是一个最大、最明显的共性特征。他们指向一个显见的可能性,即病毒发端自武汉、武汉周边地方,但也有可能是华南其他地方(深圳/广东),输入武汉。然后,病毒在武汉的华南海鲜批发市场等地出现社区传播。病毒携带者从武汉将病毒带到全球各地。
这种判断当然只能基于实证,而不是政治立场。病毒最初在武汉被发现、疫情在武汉爆发,,且过去几个月以来的诸多基于基因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证据,把武汉起源作为一个最有力的假说(hypothesis)。待证据进一步丰富后,就可以形成一种理论(theory)。
而实际上,除了武汉起源这个假说外,科学家们(而非中国微信/微博上的网友)即便对武汉假说不完全满意,目前恐怕也提不出第二个更有说服力的说法。
而由于这个议题突然变得十分政治化,中外学者都怕卷入政治,开始回避提出看法——无论是钟南山,还是剑桥大学的Peter Forster,都不愿再发表意见,只会含糊表述:“……还不能最终证明”。-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