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0-08-01 | News by: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俄罗斯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据中方统计,2020年上半年,中俄贸易额491.6亿美元,同比下降5.6%。其中,中国对俄出口209.4亿美元,同比下降6%;自俄进口282.2亿美元,同比下降5.3%。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一定冲击,但中俄贸易额在疫情期间仍表现出较高的韧性,与其他贸易伙伴相比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上半年贸易额下滑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所致。随着两国在疫情常态下加快复工复产,中国对俄出口的降幅逐步收窄,自俄能矿产品、农产品等进口持续扩大。未来随着人员和货物往来逐步恢复,相信两国贸易额将加速回升。
疫情使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得到迅速发展,随着两国市场准入不断拓宽,农产品已成为双边贸易的新亮点。两国合作抗疫的宝贵经验还将进一步推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合作。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和中俄经贸合作带来冲击和挑战,但中俄贸易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双边贸易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也不会改变,我们对双边贸易额实现2000亿美元目标充满信心。
五、中俄边境将何时开放并恢复正常通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保障中俄两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中俄陆路边境口岸客运通道已全部临时关闭,但两国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正常商业航班。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中俄双方将不断优化货运口岸工作流程,加快检查速度,提高货物通关效率。中方愿同俄方探讨逐步恢复人员交往、建立绿色通道并扩大货物通关能力的可能性。
六、中国是世界上首批新冠病毒疫苗研发进入临床三期实验阶段的国家之一。如果中方疫苗实验成功,是否会同俄方商谈自中国购买疫苗的可能性?
中国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中目前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的位置。中国采用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活疫苗、核酸疫苗5条技术路线并举的方式推进疫苗开发,取得可喜成果。
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有需求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做出中国贡献。一旦疫苗成功上市,中国有能力为全世界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疫苗,不会在世界各国饱受新冠肺炎疫情折磨的时候,利用自身技术优势谋求某种利益。
中国在疫苗研发上,采取的是与有需求的国家携手同行的路线。我们高兴地看到,俄罗斯首个新冠疫苗近期已顺利完成一期临床试验。中俄双方的医药企业和科研团队正在就联合开展疫苗临床试验事积极进行沟通。在共同抗击疫情和美西方对中俄抹黑打压的背景下,中方希望与俄方一起在“中俄科技创新年”框架下切实推进在疫苗研发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出公共卫生产品,为两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为维护国际卫生安全贡献中俄力量。
七、美国除了邀请中方出席七月底在维也纳举行的军控谈判,还建议中方尽快同俄方就研究三边军控谈判的下步举措举行会晤。中方是否考虑同俄方就三边军控谈判问题举行会晤?
中方无意参加所谓的“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这一立场是明确和一贯的。中国的核力量与美俄不在一个量级,中国参加核裁军谈判的时机远未成熟。在此情况下,美方一再兜售中俄美三边军控主张,炒作“中国因素”,意在转移国际注意力,为其退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制造借口,谋求自我“松绑”和绝对战略优势。中俄双方对此都看得非常清楚。我们认为,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大核武库、开展核试验次数最多的国家,美国应正视国际社会关切,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积极回应俄方关于延期《新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的诉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减其庞大的核武库,为其他核武器国家参加多边核裁军谈判创造条件。
中方不参加三边军控谈判,并不意味着中方拒绝参加国际核裁军努力。中方一直积极推动裁谈会、五核国机制,就降低核战争风险、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开展实质性工作。目前,中国已完成加入《武器贸易条约》的所有法律程序。这是中方致力于打击武器非法贩运,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军控机制的又一实际举措。中方随时准备在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参加的五核国框架内讨论所有涉及战略稳定和降低核风险的问题。
八、针对美国通过“香港自治法案”中方将采取哪些措施?
中国政府坚决反对美国会通过的所谓“香港自治法案”。对美方恶意诋毁香港国家安全立法,威胁对中方实施制裁,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