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8-12 | 来源: 深蓝财经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华为 | 字体: 小 中 大
从技术路径上讲,解文武的这一防盗方案即便是放在近20年后的今天来看,似乎也未见过时,在当时的环境下,更是具有市场领先性。也因此,在消息传开后,很快引起了手机厂商的注意。国内着名手机生产商夏新率先以10万元的价格与解文武签订了专利申请技术普通实施许可协议,这标志着解文武的专利发明,正式走入了市场。
来自厂商的认可也让解文武倍感振奋,据国际在线报道,在双方合作后的几个月里,夏新就生产出3款“智能报失”手机。由于在当时是唯一一家具有该功能的手机厂家,夏新的产品一上市就受到了热捧。解文武也因此踌躇满志,认为自己的“发迹史”从此开始了。接下来他几乎跑遍了国内每一个手机生产厂家,打电话、写信、发邮件,宣传和推广自己的发明。
可是,接着发生的事情,令解文武自己也感到意外,因为这项专利不仅没有让他“发迹”,反而成了他的诉讼“发动机”。
与大企业扳手腕
就在解文武抱着志在必得的心态,与多家手机厂商就专利许可问题进行沟通时他才发现,很多厂商并不买账,而原因竟是厂商们都误以为,那是夏新的独家专利。
2002年3月在夏新的网站及宣传广告中,写着“手机防盗技术是我们的独有专利技术”。“尽管解文武确有将专利许可给夏新,但并非独家授权,这样的宣传让他的推广活动遭到重创。
解文武和夏新为此进行了多次交涉,始终没有结果。走投无路之下,他将夏新推上了被告席,开启了他的维权之旅。虽然,这起诉讼解文武一审胜诉,二审以和解而告终,但也让他感受到了,以个人之力与大企业展开官司的巨大难度。
尽管同夏新的官司结束后,局势似乎出现好转,解文武发现有数家手机生产商使用了他的专利后,经交涉都陆续补签了许可协议,但同海尔的协商却让他再一次碰壁。
2004年5月,解文武发现海尔信鸽系列手机具有“智能防盗”功能。在此之前,解文武同海尔进行过数次沟通,想要将防盗专利许可给海尔,但在海尔的防盗手机上市后,后者却不承认使用了他的发明。又经过了大半年的协商之后,双方依旧不能达成共识,最终解文武再一次诉诸法律。
这一起以手机防盗专利人告世界知名企业海尔的官司也在业界引起了轰动。全国多家媒体跟进报道“解文武告海尔”的艰难过程。

同海尔的专利战,解文武可谓陷进了深渊,民事案一、二审全败诉。就在解文武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之际,2006年的7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下达的宣告专利无效的通知正式发到解的手中。
解文武彻底傻眼了。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当年的报道来看,解文武在收到专利无效的通知后强烈不服。在他看来,这项发明早在专利优先权申请日后不到一年内,经过推广就与夏新公司合作生产出了世界第一款自动报失手机。并且还先后同深圳天时达、杭州东信等4家手机厂商补签了专利协议。解文武认为,这些事实足以说明他的技术方案并非是轻易能想到的。
与海尔的专利战,消耗了他太多资源,2005年底,解文武卖掉了自己在宿州的房子,带着妻子和孩子到北京一搏。在经历了3年鏖战后,最终官司迎来了戏剧性的结局,2007年11月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行政案终审判决维持解文武的专利权全部有效。
心灰意冷专利卖给三星
同海尔的官司带给解文武的伤害是刻骨铭心的,这期间,解文武同两家手机公司签好的专利许可协议,都出现反水。一家原先签订15万元许可费的厂商,最终也只给到了3万元,对结果无奈的解文武,一气之下将钱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而与另一家厂商的官司,即便是胜诉后至今也没有执行到一分钱。-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