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9-0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有2人參與評論 | 專欄: 人民幣 | 字體: 小 中 大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其中,7月份商品零售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出口增速達到兩位數。
而最新公布的8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這叁大指數均連續6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
明明也認為,人民幣匯率走強也是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反映。從制造業PMI指數的表現來看,在經歷了2月份的斷崖式下跌後,中國經濟景氣程度持續修復,世界銀行以及國際貨幣組織均預測中國將是今年少數能夠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因此疫情後國內基本面的表現給人民幣匯率提供了重要支撐。
叁是人民幣資產吃香。
溫彬指出,中國正在持續推動金融市場的開放,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的前景和人民幣資產,國外資本持續流入中國的資本市場,有利於人民幣的升值。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外資淨增持境內上市股票和債券規模同比增加1.4倍,外匯儲備余額連續4個月正增長。
明明稱,在全球央行維持寬松的背景下,中國央行在疫情期間貨幣政策保持謹慎、維持定力,中美利差維持高位,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明顯增強,這也推動了人民幣匯率的走強。
截至8月28日,具有代表性的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已超過230個基點,中美利差擴大、人民幣資產較高的收益吸引外資不斷流入,對人民幣匯率升值起到助推作用。
人民幣資料圖。艾慶龍攝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壹般來說,升值有利於進口、出國旅游消費和留學,但會對出口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對於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外界也拾分關注。
對於人民幣匯率下階段的走勢,溫彬分析,短期來看,因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國際投資者看好資本市場,外資持續流入,這些因素預計會進壹步推動人民幣升值。不過,中長期來看,隨著人民幣形成機制進壹步市場化,人民幣匯率會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雙向波動。
明明分析,人民幣匯率的走強或仍將延續,但考慮到後續可能存在的風險,包括全球避險情緒、中美關系以及不對稱的資本管制,人民幣匯率或呈現為斜率放緩的升值走勢,短期人民幣匯率區間或為6.7~6.8。與此同時還應注意到,匯率的持續升值或對中國出口和制造業帶來壹定的沖擊。
央行8月份發布的《2020年第贰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壹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