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09-04 | 来源: 更美所长 | 有7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十年来被批“越选越丑”的港姐终于翻身了。然而和黄金时代的港姐们比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今天所长就从历史背景、娱乐从业人员变化和经济原因来聊一聊为什么港姐逐渐式微,再难回巅峰时代。
1
香港媒体曾有这样的说法,“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钟楼,不是太平山的老衬亭,也不是海洋公园,而是香港小姐”。
香港小姐的兴衰也是香港娱乐业发展的缩影。
港姐最早始于1946年,发起人是大名鼎鼎的杜月笙。然而当时百姓生活艰难,关注港姐的也只有达官显贵,故被民间戏称为“选妃”。
港姐的兴盛要从香港电影业的龙头老大邵氏电影公司开始说起。
1959年,邵氏成立后的第二年便成为了港姐的合作方,凡是获得港姐前三甲的佳丽都可以获得一份五年的演员合约。
早年的港姐已不再有人记得
进入70年代后,由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邵逸夫建立的TVB(香港有线电视台)开办香港有线电视台了“艺员培训班”,试图整合完整的明星制造产业链。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