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0-09-15 | News by: 多维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迪士尼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在《冰雪奇缘》中,女主角艾莎具有强大的操控冰雪能力,不需要男性协助。(电驴大全网)
迪士尼斥资2亿美元筹备多年的电影《花木兰》,在历经诸多波折后终于陆续在全球各地上映。虽然《花木兰》在泰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开出不错的成绩,但在大陆上映的首日票房却被认为“不尽人意”,在豆瓣和IMDb的评分中,也仅分别获得4.8分、5.4分的惨淡评价,在片中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更是屡屡成为观众吐嘲的对象,这部“女力觉醒”的花木兰,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随着男女平权的倡议逐渐被大众接受认可,这股思潮也从现实社会被投射到了虚拟银幕,以女性为主角、强调女性独立自主、突破传统窠臼,展现出不亚于男性的“女力戏码”,不仅仅在真人电影中上演,在动画世界中同样不落人后。
在1937年便发行了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身为“公主系列“始祖的华德?迪士尼,很早便推出了突破传统套路的公主动画,举凡《勇敢传说》中骁勇善战的梅莉达,到《冰雪奇缘》中操控冰雪的艾莎,都宣告了,迪士尼的“新公主”再也不需要王子们的拯救,甚至拥有远胜过王子的能力。
然而,为何梅莉达一人力抗三名王子的高超箭术、艾莎将大地结为冰雪等能力不会受批判,甚至获得不错的评价,同样是“女力觉醒”的《花木兰》却频遭冷嘲热讽?显然,迪士尼忽略了花木兰这个“中国公主”所代表的特殊意涵与符号。
一个“不忠不孝、追寻自我”的花木兰
若迪士尼意图在动画中呈现出多元的文化观,那《花木兰》无疑是说好“中国故事”的绝佳素材。1998年上映的动画版《花木兰》,虽然在服化道和文化考究上备受批评,也无法跳脱西方对东方的视野和想象,但至少仍紧扣着“忠孝”两字上,描绘出与其他公主相异的中国特色。
在动画版的《花木兰》中,“光宗耀祖”和“保家卫国”这两点是贯穿全片的核心,也是《花木兰》与其他迪士尼公主不同之处,她没有家世显赫的皇宫背景,也没有与王子相遇嫁入皇室的浪漫情节,而是围绕在对国家为忠、对父母为孝的出发点上进行叙事。
因此,从花木兰被媒婆指责为花家的耻辱、到之后代父出征,花家的祖宗们纷纷显灵,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如何不让花家蒙羞,甚至连木须龙这个讨喜的丑角,心心念念的也是如何借由帮助花木兰,来让自己获得花家祖先们的肯定,此些情节都表现出祖先与家庭在东方社会的特殊意涵。
动画版《花木兰》的剧情,主要在呈现其对国家与家庭的“忠孝观”。(迪士尼官网)
这其中当然夹杂了花木兰的私心,就像她在过程中的自白:“我这样做可能不是为了父亲,而是证明自我,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到一个巾帼英雄。可我错了,我还是我自己。”这也是《花木兰》在1998年便比其他公主更“进步”的地方,她已经拥有女性自主的意识,并以实际行动证明自我。但这并不影响以“忠孝”为出发点的主旋律,花木兰只是在这过程中不断的探寻、追求、乃至实现其自我价值。-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