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10-06 | 来源: 周冲的影像声色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赵薇 | 字体: 小 中 大
比如肖战的《陈情令》。
比如朱一龙的《镇魂》。
一堆美男泡在一块,女演员的戏少的可怜。但观众照样买单。
这么一来,女演员生存空间自然就受到挤压。没办法的事。
至于耽美文化的崛起——我觉得挺好的。
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早些年,在男权主义更为严重的时候,两性文化是非常单一的。
男主外,女主内。
男人要刚,女人要柔。
男人必须如何如何,女人只能怎样怎样。
否则,你就有问题,得治!
现在审美更趋于多元化。
男人可以用“美”来形容。
女人也更加尊重自己的欲望。
男人可以喜欢男人,女人也可以有N种选择。
······
社会的包容力越来越高。受益的,是我们每个人。
一路分析下来,赵薇口中的哀叹,并不是什么性别歧视。
女明星难接代言,是因为大家暂时不想看“她”代言。
女演员没有戏拍,也是因为大家暂时喜欢看别的。
怨不得导演。
怪不了投资方。
就像冬天来了,短袖不好卖。作为厂家,你不能因为赚不到钱,然后就指责:经销商你歧视我!
但话说回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演艺圈,谁不是弱势群体呢?
导演难不难?
难。
他们夹在广电总局、资本、演员、剧本之间,各种掂量。一步走错,代价巨大。
投资方难不难?
难。
砸的都是真金白银,一不小心就血本无归。-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