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10-27 | 來源: 中國基金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股往金來 | 字體: 小 中 大
長和旗下Hutchison Whampoa Europe Investments、長實地產旗下Active Noble Limited分別持有891.27萬股C類股份,總計持股螞蟻集團0.06%
A股是否面臨面臨“抽血效應”?
華西證券計算機團隊認為,巨無霸IPO融資帶來的吸血效應可能並不顯著,即“螞蟻踩不死大象”。回顧巨無霸IPO項目:中芯國際、京滬高鐵、郵儲銀行、工業富聯,該團隊統計了萬得全A指數在公司上市前後的漲跌幅,結果顯示巨無霸上市帶來的資金分流(抽血)效應並不顯著。
華西證券以中芯國際為例,上市前數周是市場仍在持續上漲,上市日及詢價日前後,市場確因資金分流出現壹定程度下跌,但後期市場快速消化,並未出現劇烈擾動。判斷A股在全面深化改革、大幅擴容、引入外資以後,對於大規模IPO的短期沖擊已經正在逐漸弱化。隨著A股市場的日趨成熟,基本面和景氣度將是決定個股長期價值的核心要素,無論對於螞蟻集團本身還是其他A股標的均是如此。
不過,興業證券則認為,螞蟻集團上市首日對於交易資金的分流效應可能高於中芯國際。
興業證券認為,IPO融資效應帶來市場下跌可能並不明顯,而且標志性企業上市後帶來的獲利了結和風險偏好沖擊可能影響更大。資金和籌碼大幅擴容後的A股,對於IPO融資效應的短期沖擊可能愈發免疫。IPO對於投資者的影響更多體現在風險偏好方面:中芯國際上市推動了估值位於頂部的半導體板塊獲利了結、國泰君安上市對於2015年牛市頂部脆弱的流動性產生向下催化、工業富聯上市是2018年眾多市場沖擊中的壹朵浪花。巨型IPO公司上市日的影響可能比繳款日更大。
興業證券指出,需要關注個人投資者和機構的跟隨交易。如果被動型和主動型資金推動螞蟻集團上市後表現亮眼,壹方面可能會吸引個人投資者主動跟隨配置,另壹方面,因為螞蟻集團在計算機、科創板等板塊占比較大,為了避免跑輸基准和相對業績,部分基金資金可能面臨被動跟隨交易,並再次推動股價,從而形成正循環反饋,屆時其他科技成長板塊可能面臨更劇烈的資金再平衡。
廣發證券認為,螞蟻集團的“示范效應”主要體現在估值體系重塑,A 股的優質成長股可能長期被市場賦予高估值。螞蟻作為與美股“FANNG”互聯網巨頭對標的企業,未來市值波動可能與美國科技股聯動性增強。
馬雲:“在5年前,甚至3年前我們想都不敢想。”
螞蟻的IPO規模壹直備受市場關注,在日前的2020外灘金融峰會上,馬雲透露了螞蟻集團IPO的最新進展。
馬雲在講話中介紹,“前天晚上我們在上海確定了螞蟻金服的定價,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融資定價,發生在美國市場以外,也是5年來第壹次在紐約城外完成如此大體量的定價。”-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