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11-27 | 来源: 爱旅游的哆啦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国内玩雪留存率不高
在国人眼中,滑雪更像是一种社交货币,是标榜自己的一种形式,真正的滑雪爱好者还是寥寥无几。72%的人是一次性体验者,人均滑雪次数不过才1.6次。
滑雪场们也乐得捧场。在700多家滑雪场里,有77%是设施简单、只有几条初级道的小型滑雪场,说白了只是玩玩而已,也不奢望回头客,“一锤子买卖”成了中国滑雪主流。
而像欧洲一样,可以沉浸式滑雪,待上几天的目的地度假型滑雪场只占3%。
△国内一般小型滑雪场居多
在垂直落差、雪道、索道等考核滑雪场的硬指标上,国内滑雪场显然还不够硬。
要滑得爽,山体的垂直落差自然要够大。但垂直落差超过300米的滑雪场,只有26家,而欧洲的滑雪场,垂直落差一般在1000-2000米以上,北美的也在1000-1300米之间。
而雪道的表现也难令人满意。国内的雪道只是简单地分初、中、高三个级别,数量也不多,20多条雪道已经算是比较大型雪场;而国外一般分绿(初级)、蓝(中级)、黑道(高级)、双黑道(专家级)等等,会有60-140条雪道。
△垂直落差和雪量也有所欠缺
而国内滑雪场面积5公顷以下的居然占了75%,这点儿地连滑雪爱好者塞牙缝都不够。
索道、魔毯等则代表着一个滑雪场的运输能力和效率。但国内拥有4条以上索道的滑雪场仅有8家,导致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大家浪费在排队的时间比滑的都多。
基于此现状,国内不时爆出“吉林雪场不让朋友间互相教”、“滑雪专列不让带雪具上车”等诸如此类的魔幻新闻,就不足为奇了。
△人们借助魔毯前往雪山高地
深谙糊弄学的雪场,最终也迎来了恶果:国内从滑雪者转化为滑雪爱好者的概率很低,不到1%,大多数人只是表面玩玩,而国外的转化率基本达到5%,这也深深伤害了中国的滑雪市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