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12-02 | 來源: 界面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埃及熱氣球慘案 | 字體: 小 中 大
2012年4月15日,雲南騰沖火山公園熱氣球項目。來源:視覺中國
記者 | 鄭萃穎
編輯 | 殷幼安
記者 | 鄭萃穎
編輯 | 殷幼安
過去兩個月,國內連續發生了兩起熱氣球墜亡事件。
今年10月,湖南株洲飛行營地壹名打工大學生在操作熱氣球起飛時,因未及時離開吊籃,被熱氣球帶上半空,不幸墜亡。據紅星新聞報道,該學生上崗前只接受了壹個多小時的崗前培訓。
11月30日,雲南騰沖火山地質公園壹名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意外墜亡。當地政府的通報表示,當時熱氣球活動已結束,該工作人員正在收回熱氣球,不料突然刮起大風,熱氣球被風吹起,將該工作人員帶到空中,發生墜落。
熟悉戶外項目和特種設備的中國旅游IP產創聯盟理事汪千裡分析認為,熱氣球項目的門檻並不高,出現事故的原因主要來自非規范的操作,以及缺乏有效監管。“如果騰沖的地勤人員經過系統的培訓,按標准規范操作,發生事故的概率幾乎為零。”
中國民航局自由氣球飛行檢查委任代表程鵬對界面新聞介紹,熱氣球分為自由氣球和系留式兩種。目前國內景區經營的項目中,有80%都是系留式的熱氣球,而現行的熱氣球運行指南和相關專業法規文件大多針對氣球自由飛行,幾乎沒有提到系留式熱氣球的規范。
“雖然系留式氣球的安全性理論上更高,但也有不可預測性。熱氣球項目迅速發展,經營機構和從業人員的不專業性,管理上的經驗欠缺,都帶來潛在風險。“程鵬說。
例如,根據民航規章 CCAR-91《壹般運行和飛行規則》,駕駛熱氣球的飛行人員,必須持有民航總局頒發的有效駕駛員執照和體檢合格證,並按照載明的技術標准飛行。
“但針對系留式飛行的熱氣球,飛行員是不是要有駕駛員執照,設備是不是民航局批准的設備等等規則,都是比較模糊的。”程鵬說。
據程鵬了解,有相當壹部分銷售到國內的用於系留飛載客經營的熱氣球,是沒有取得民航局生產許可,沒有民航型號認證的廠家生產的。“這些未取得民航認證的設備,沒有接受正規培訓未取得飛行駕駛執照的人員投入到系留飛載客運營,是有嚴重安全隱患的。”
杭州亞聯飛行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熊敬勇則告訴界面新聞,隨著熱氣球項目快速增加,從業人員和設備跟不上需求,壹些經營企業開始設法鑽空子。
他介紹,培養壹名熱氣球飛行員需要經過大量教學,至少需要兩叁個月的時間,成本在肆伍萬元左右。有些小企業為減少成本,在實際運營中會讓無證飛行員駕駛熱氣球。-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