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12-11 | 來源: 中國證券報 | 有3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股往金來 | 字體: 小 中 大
從股期聯動來看,中銀國際期貨有色首席研究員劉超表示,商品期貨市場和股票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商品期貨的標的物壹般是大宗商品。與之相關礦山、貿易和生產加工型的上市公司會受大宗商品價格變動進而影響其利潤預期,提升公司市盈率和淨資產收益率,從而導致股票價格上漲。
“全面牛市”說法值得商榷
展望後市,景川表示:“對於所有大宗商品進入長期牛市的觀點,我們認為值得商榷。”
景川進壹步表示,本輪商品價格回升的驅動是流動性與經濟運行結構性不平衡導致的結果,因此在2021年全球經濟復蘇預期強烈、有效疫苗不斷出現的情況下,將會繼續在中周期推進商品價格回升。但隨著2021年贰季度全球經濟的復蘇,商品消費會得到壹定的提升,但需求能否承接本輪牛市的驅動力仍然值得觀察。而壹旦經濟復蘇,大規模的流動性充裕局面將面臨回收,而資源國為了彌補2020年財政赤字,勢必會開足馬力投入生產,如此,商品將難以避免地會受到壹定的壓力。
劉超認為,疫苗接種即將鋪開,全球經濟2021年進入增長期。全球供應鏈復蘇相對緩慢,航運、礦山恢復都需要壹個過程。全球貨幣政策短期保持寬松,經濟恢復通脹攀升概率較大,PPI上漲,工業品價格上漲。需要注意的是,隨著通脹快速攀升後,各國原先的貨幣政策面臨調整,資金回流對商品價格會造成短期的負面影響。
不過,長期來看,他表示,拜登將在上任後的第壹天,宣布重新加入《巴黎協定》。拜登的氣候計劃包括在其肆年任期內投兩萬億美元用於氣候行動等。使用聯邦政府的采購系統每年花費5000億美元來實現能源100%的清潔和車輛零排放。西方主要經濟體紛紛響應,禁售燃油汽車銷售時限提前。新能源領域電動汽車、風力、太陽能、充電樁等對有色金屬等工業品需求量加大,未來供應必須加快增長,才能滿足全球脫碳和電氣化趨勢的需求。因此,從長遠看,繼續看好主要工業品長期趨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