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12-18 | 来源: 我们的百变生活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毛泽东 | 字体: 小 中 大
2、
不过当时学徒工讨生活也不容易。
在当时,很多手艺人的手艺是并不外传的,毕竟还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因此,师傅和学徒之间的关系不外乎是两种。
一种是十分友善的那种,这种情况,学徒往往是师傅的儿子、侄儿或者是干儿子,总之需要沾亲带故。
但这种的关系在当时并不多。多的是另一种,那就是互相防贼的心态。
师傅对学徒的态度如同防贼一样,担心徒弟学会自己的绝活。并且在师傅的眼里:徒弟其实就是自己的廉价劳动力而已。
甚至很多人品不好的师傅,对待徒弟的态度简直让人愤怒,比如饭不给吃饱,经常给徒弟安排无法完成的工作。至于虐待和殴打,那更是家常便饭。
总之,不把学徒当人对待就是了。
而程汝明当时便是这样一个典例——在学徒的时候,往往是早晨五点多起床,到夜里十一点多才能休息。
与程汝明近况相似的很多学徒,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坚持了一年半载以后,纷纷选择了撤退或者改行。因为这些学徒们觉得:继续学下去,除了浪费自己的青春和时间以外,几乎不会有任何的收获。
但是,唯独程汝明坚持下来了。虽然“坚持”只是两个字,但是,绝大多数人,一生都不曾完成过这两个字。
3、
鲁迅有句话: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这句话可以理解成:对自己状态、水平的不满,才会产生上升的动力,最终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但是这句话,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做不到的,大多数人的心中所想往往是这句话:老子天下第一。很多人明明没什么本事,但却总觉得自己不得志,只是运气不好而已,从来不反思自己是不是能力有限。
也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才让极少数懂得反思自己、查看自己不足的人,成为了极少数能够出人头地的人。
程汝明能够取得成就,成为一代名厨,原因之一就在于程汝明深深知道自己需要掌握、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
比如中餐,就分为辽菜、川菜、鲁菜等很多个菜系。每一种菜系想要做到精益求精,都是非常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