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12-18 | 来源: 我们的百变生活 | 有1人参与评论 | 专栏: 毛泽东 | 字体: 小 中 大
程汝明觉得,既然酱油对红烧肉的味道影响不大,那么这就说明酱油其实是可以用别的东西来代替的。因此,经过一番实验,程汝明通过糖和盐的混合,研发出一种液体,来代替酱油。
这样,红烧肉吃起来味道没变化,看上去也依旧如同放了酱油一样。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放酱油。而程汝明的这道菜,也成为了毛主席后来最为热衷食用的一道菜。
其实厨师行业也是如此:重复前人的手艺不算什么本事,自己能研发创新工艺,那才叫一代宗师的体现,程汝明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7、
除此之外,做毛主席的厨师,还有一点比较特殊,那就是需要保密。
最为重要的一个保密措施,便是“不许留下菜单”,而这也是晚年程汝明很难想起给毛主席家具体做了多少菜的缘故。
起初,程汝明对于这个规定是十分不解的。
——到了后来才知道,如果菜单泄密,领导人的饮食习惯便会被敌人掌握,他们极其有可能根据这些信息预测领导健康状况,然后找准时机发难。
而在明白这个危害后,程汝明每次做饭之后,都会时刻谨记把手里的菜单解决掉,这是他工作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他对此印象也特别深刻。
当然了对于自己的身份,他也需要隐瞒,家人对他的工作性质也并不了解,只知道他在中南海上班,对于细节他也不会多说,所以家人并不知道他一度是毛主席的厨师长。
8、
1960年,中国处于常年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状态,因此这一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十分恶劣。毛主席为了节约政府开支,也开始压缩了自己的伙食费。
当时毛主席下达通知:肉食以后一律禁止出现。毕竟,吃一顿肉要多花好多钱,当时的情况下不能再增加这笔不必要的开销。
虽然规定是如此规定,但是这个规定绝对不能够执行。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如果毛主席的营养跟不上的话,会影响身体健康,最终影响到国家的政策制定,最终让国家蒙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但是毛主席的要求又十分的明确。因此既要保证毛主席的营养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也要保证毛主席的要求能够得到落实,这让程汝明不得不考虑一下该如何应对。
不过,这个问题也没有难住程汝明。程汝明选择把一块肥肉,熬制出了一碗猪油。而后用这碗猪油和面,制作大饼给毛主席吃。
毛主席吃这种大饼的时候,虽然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大饼和以前吃过的大饼不大一样,但还真说不清楚哪里不一样,于是多吃了几次。-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