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0-12-26 | 来源: 品玩 | 有43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入口(图片来源:品玩)
血泪工厂
特斯拉现在的产量太高了,这是许多特斯拉员工和汽车行业人士的一致评价。
2020年10月,上海工厂生产了22900辆车。与其他入华的高端车品牌相比,突破2万的月度生产量,北京奔驰用了10年,在门槛更高的交付量上,国产造车新势力中的两家,一年的交付数据,才能赶上特斯拉上海工厂一个月的生产量。
而这些强行拔高的产量,并不是依靠技术革新。大多数时候,还是一个高强度体力劳动的成果。这种高强度生产,很快磨灭了上海工厂里许多工人们对特斯拉当初的憧憬。而迅速缩水的各种福利和日益严苛的工作环境,也让工人们彻底灰了心。
不断提高的产能指标,让许多业务抛弃了原本的规律。
在开厂建设的时候,计划的污水处理量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污水处理岗的员工刘卓利回忆。他进厂时,特斯拉上海工厂刚开工运行三个月,如果按照正常生产的话,污水处理量是可以满足的,随着产量的爬坡,他发现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减少。
终于,人工和机器同时超负荷运转也无法处理那么多的污水。有一天晚上,领导突然过来说,今天的污水处理量要增加三倍,怎么处理是你的事情,反正我只要排放达标。
刘卓利很苦恼,他只是作为操作员被招进厂的,并不是工程师。但领导的指示很强硬,想办法改进设备,想不出来是吧?那大家一块儿别下班。
从下午5点开始,领导和整个部门的人一起干坐着。到深夜11点,有撑不住的员工终于开口,我想出来了,领导才松口让他明天给方案,今天大家回家。
然而并没有真正的解决方案。
刘卓利不由得想起,在上一家工厂碰到生产问题需要加班时,领导会带零食给大家,叫出每个人的名字,温温和和地说今晚可能要加个班,大家辛苦了,资历深的老师傅会对他说,臭小子,今晚我给你下水饺吃,他心里一暖,在对讲机里喊,师傅,活儿放着吧,我去干。
但特斯拉没有水饺,连零食也没有。每晚八点半,特斯拉加班的员工会有一份加餐,最早是盒饭,后来改成了泡面,最后直接换成了方便保存和食用的面包,连热汤也没得喝了。
逐渐地,工人们不再奢望像以前工作过的外资工厂那样,西餐、中餐、马来西亚菜、泰国菜、日料轮流着吃。盒饭里的主食不够,让打饭阿姨多给个馒头,被拒绝过,吃泡面吃到胃里冒酸水,发下来的面包竟还有过期的,有同事闹过,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清晨七点,上早班的特斯拉员工(图片来源:品玩)
和绝大多数中国的制造业工厂一样,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生产线也是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运转。一个轮班是12个小时,这意味着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几分钟来一个零件,就需要上前安装,这样的工作强度之下,无法把注意力再放在别处,只求吃饱,一会儿还要继续干活。
有时候刘卓利也会难过,也会愤怒,说白了,我们就不被当成人看,就是劳工,就是工具,只不过是一个会走路、会吃饭、会拉屎的机械臂!
他还记得上海工厂刚开业时,每周六上午,门口会有数百人等着面试入厂,浩浩荡荡的队伍能延伸出去好几公里,都是从比亚迪、上汽、大众等同行业工厂慕名前来应聘的。那时的特斯拉中国,以工资高而闻名,底薪和股票外,还有加班补贴,多的时候加班补贴能达到底薪的三分之一,一线蓝领每个月能拿到过万元。
但后来福利开始陆续取消。先是加班费传言要取消,调休也不能自主选择时间,导致生产部门员工大批量离职,一周里走了将近100人,生产线甚至一度被迫停下来,三班倒也因为人员不够改成两班倒。-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