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1-01-01 | 来源: 直新闻 | 有7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脱欧 | 字体: 小 中 大
2016年,英国以52%对48%的比例,出人意料地支持离开欧盟,历经不同寻常的四年撕扯和波折,今年12月30日,英国议会以521对73的票数,以绝对优势(80%支持率)通过了脱欧协议,这一转变足以让鲍里斯名垂青史。由此,英国即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它也许离开了一个房间,却拿到了各个房间的钥匙。
这过去四年,英国围绕脱欧风风雨雨,给世人展示了一个巨大的“政治实验室”。
政治实验室
我很喜欢自己设计的一门课,专门讨论“认知偏见”,比如你开一辆宝马,会觉得满大街都在开宝马,如果你开的奇瑞,那么这街上的奇瑞在你眼里就特别多。我常常拿脱欧来和学生开玩笑,让他们猜测自己所在的郡有多少人支持脱欧,然后再给他们一个真实的数字。
这个设计来自我2016年的一段经历。那时候我在英国一座海滨城市工作,每次去上班,我都选择乡村小道,开车去大学。沿途的风景无比秀美,英格兰乡村的典范,也是英国保守党人的领地。可想而知,在脱欧之前,沿途所见都是“Leave”的标语,这样风景我看了快一年。
而回到我所在的城市,我会无比谨慎,不愿意与人讨论脱欧有什么好处。因为英国的城市,是工人阶级的发源地,很多地方都是工党的专属地,如果你的城市还是一个推崇多元文化的重镇,那么留欧是唯一的选择。也许我在城市里生活的更多更久,我的潜意识里接受了留欧的打算。以至于在脱欧公投前夜,一位老友问我,今天押脱欧还是留欧,我略微思考了一下,说还是留吧。从此后,他有三年没有给我打过电话,我估计那次他押的比较大。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那么多乡间路上的“脱欧”的标牌,没有改变我的认知。这也许就是一种“认知偏见”。在以后的日子里,围绕脱与留的争论,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里的禁忌话题。这又是一个心理学研究,据说,如果当你发现一个陌生人与你政见相左,一个朋友和你证见相左,你会对陌生人比朋友更加友好。
在52%对48%的基础上,英国社会在过去的四年里,以议会为镜子,几乎所有的分歧,争论和撕裂,此起彼伏。当你观察英国前首相特丽莎?梅在议会的处境,就是最大的牺牲品。而2019年围绕脱欧的各种投票,让人感觉是要把一头大象搬出客厅,几乎找不到任何回旋的余地。
这个时候,我们只能期待一个异类的出现。
于是鲍里斯来了,他自己就是一头政治巨象,任何对他人品和私人生活的攻击,就好像是蚊子对大象发起的冲锋。他像一头饿极了的野猪,只顾啃食着到手的美食,向稻田的深处推进,直到走出这片泥沼。
应该感谢英国议会民主,现代西方民主的鼻祖,加上现代传媒的传播和展示之功,在过去的四年里所有脱欧与反脱欧的斗争,都在大屏幕上被展示,塑造了一个特殊的观察室,让人去理解一个群体的行为是被如何改变的。-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